• jié
  • liú
  • b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é fā liú bīn

成语解释:晋陶侃少家贫。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访,陶母湛氏剪发卖以治馔款客,并剉碎草荐以供其马。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后以“截发留宾”为贤母好客的典故。

成语出处:晋陶侃少家贫。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访,陶母湛氏剪发卖以治馔款客,并剉碎草荐以供其马。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真心待客

繁体字形:巀發畱賓

英文翻译:Stop sending and stay

截发留宾的意思

截:1.切断;割断(长条形的东西):截头去尾。把木条截成两段。2.段:一截儿木头。话说了半截儿。3.阻拦:截留。快把马截住,别让它跑了。4.截止:截至。5.姓。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留:1.停止在某一个处所或地位上不动;不离去:留校。留任。他留在农村工作了。2.留学:留洋。留英。3.使留;不使离去:挽留。拘留。留客人吃饭。4.注意力放在某方面:留心。留神。5.保留:自留地。留底稿。留胡子。鸡犬不留。6.接受;收下:礼物先留下来。书店送来的碑帖我留了三本。7.遗留:旅客留言簿。祖先留给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8.姓。

宾:1.客人(跟“主”相对):外宾。宾至如归。2.姓。

成语评论

截发留宾”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咱们先拆开看。“截发”就是剪断头发,“留宾”则是留住客人,合起来描述主人为了款待客人,甚至不惜剪掉自己的头发来换钱置办酒席的举动。这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一、成语从何而来?

相传东晋名将陶侃年轻时家贫,某日大雪,好友突然来访。陶母为了让儿子不失礼数,悄悄剪掉长发卖掉,换钱买酒菜招待客人。这种“砸锅卖铁也要撑面子”的做法,后来演变成形容倾尽所有、热情待客的成语。

二、现代场景能用吗?

来看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刚失业,家里突然来了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他二话不说掏出准备交房租的存款,带着朋友去吃了顿海鲜大餐。妻子知道后叹气:“你这简直是现代版截发留宾啊!”

三、为什么用头发当筹码?

古人蓄发是身份象征,剪发堪比断腕。这种行为能引发强烈共情——就像现在有人为朋友聚会抵押手机,本质上都是用珍贵之物表达诚意。但要注意,故事中的陶母并非盲目挥霍,而是权衡“待客之道”与“实际能力”后的选择。

四、放今天还适用吗?

有人觉得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我倒认为重点在于“心意优先级”。就像小王用三个月加班费请创业伙伴吃米其林,表面看是挥霍,实则是为团队凝聚力投资。关键不在形式,而在于那份“宁可自己吃亏也要周全他人”的赤诚。

五、怎么避免弄巧成拙?

截发留宾的精神内核值得学习,但具体操作要量力而行。好比邻居阿姨自己啃馒头,却给串门的你端出红烧肉,这种温暖比五星级酒店更动人。待客之道贵在真心,不是比谁砸的钱多,就像陶母若用野菜做出美味,同样能成就佳话。

下次遇到需要热情待客的情况,不妨想想:是咬着牙买茅台更有面子,还是亲手包的韭菜饺子更能传递心意?或许答案就在这两者之间微妙的平衡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