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é
  • duàn
  • zhòng
  • li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é duàn zhòng liú

成语解释:喻识见玄远,超情越识。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云门偃禅师法嗣·德山缘密禅师》:“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朱子语类》卷七六:“如复其天地之心神者,妙万物而为言,此截断众流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巀斷衆流

英文翻译:preeminent

截断众流的意思

截:1.切断;割断(长条形的东西):截头去尾。把木条截成两段。2.段:一截儿木头。话说了半截儿。3.阻拦:截留。快把马截住,别让它跑了。4.截止:截至。5.姓。

断: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6.姓。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众:1.许多(跟“寡”相对):众多。众人。寡不敌众。众志成城。2.许多人:听众。观众。群众。众所周知。3.姓。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成语评论

截断众流”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招式,其实它源自佛教禅宗,原意是指用果断的方式破除纷杂的世俗观念。举个例子:当团队会议上所有人争论不休时,项目经理突然提出一个全新方案,并说:“我们别再纠结细节了,先按这个方向推进。”这种快刀斩乱麻的做法,不就是“截断众流”的现实演绎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当机立断”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众流”二字。比如在家族企业传承中,年轻接班人顶着压力淘汰过时的生产线,哪怕长辈们集体反对。这种对抗群体惯性思维的选择,才是真正的截断众流。我曾见过创业者顶着投资人反对坚持研发新产品,最终打开新市场——这种故事每天都在商场上演。

更生活化的例子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比如小区物业要砍掉老槐树改建停车场,80%业主都同意,但王阿姨拿着古树保护条例据理力争。表面看她在对抗主流意见,实际上保护了更长远的社区生态。这种不盲从多数的勇气,恰恰暗合了成语的精髓。

有趣的是,截断众流并不总需要惊天动地的决定。去年朋友公司推行弹性办公,最初只有他敢申请居家办公。三个月后工作效率提升30%,反而带动了制度变革。有时候,率先跨出非主流的那一步,就能在平静水面激起变革的涟漪。

需要警惕的是,这个成语容易被误解为固执己见。就像有位自媒体人坚持写冷门历史题材,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看似“截断众流”,实则因内容晦涩逐渐失去读者。真正的截断众流应该像大禹治水,不是硬堵而是智慧疏导,在破与立之间找到平衡点。

观察现代社会,截断众流的能力变得愈发珍贵。当短视频侵蚀注意力时,有人选择每天读书两小时;当996成为常态时,有人重新定义成功标准。这些选择未必符合主流,却可能开辟出新的人生航道。正如黄河在潼关突然东折,看似违背地心引力,实则成就了奔流入海的壮阔。

截断众流的造句

  1. 造句 此话一出,截断众流,无人不暗中赞叹。
  2. 造句 本宗宗风即所谓‘函盖截流’,取截断众流,师徒函盖相合之意。
  3. 造句 于一句中,自然具三句,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答得也不妨奇特。
  4. 造句 所谓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亦不消安排,自然恰好,便去险处答这僧话,略露些子锋芒,不妨奇特。
  5. 造句 智门若是应机接物,犹较些子,若是截断众流,千里万里。

"截断众流"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