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é yuán dù pèi
成语解释:犹拦驾。语本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成语出处:语出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巀轅杜轡
英文翻译:To cut off the wrong way
截:1.切断;割断(长条形的东西):截头去尾。把木条截成两段。2.段:一截儿木头。话说了半截儿。3.阻拦:截留。快把马截住,别让它跑了。4.截止:截至。5.姓。
辕:1.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一匹马驾辕,一匹马拉套。2.指辕门,借指衙署:行辕。3.姓。
杜:1.杜梨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杜梨,也叫棠梨。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2.堵塞:以杜流弊。防微杜渐。
辔: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鞍辔。按辔徐行。
“截辕杜辔”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实际意思很直白——字面意思是截断车辕、堵住缰绳,比喻从根源上阻止事情发生。比如公司发现某个项目存在数据泄露风险,管理层立刻叫停开发并封存服务器,这就是“截辕杜辔”:与其事后补救,不如直接切断问题源头。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亡羊补牢”有什么区别?举个例子,小区频繁发生电动车被盗,如果物业只是加装监控(亡羊补牢),隐患依然存在;但若直接禁止非业主车辆进入,并统一安装定位锁(截辕杜辔),才算真正根治问题。前者治标,后者治本。
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这种思维?比如家长发现孩子沉迷手游,单纯没收手机可能引发对抗(治标),但若和孩子约定“完成作业后换取游戏时间,同时培养篮球兴趣”(截辕杜辔),既保留娱乐空间,又从时间分配上建立新秩序。这种解决方案既保留了“辕”(合理需求),又控制了“辔”(行为边界)。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截辕杜辔”的智慧。就像治理河流污染,清理漂浮垃圾只是应急措施(治标),而关停排污工厂、建设污水处理站(治本),才能真正让河水变清。这种思维模式教会我们:面对复杂问题,与其在表象上反复折腾,不如用系统化手段重塑规则。
当我们遇到职场瓶颈时,也能用这个思路破局。比如设计师总被甲方反复修改方案困扰,与其抱怨客户善变(被动应对),不如在合同里明确修改次数限制,并通过问卷提前锁定需求(主动设防)。这种前置性干预,往往比后期补救更能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成语背后的哲学至今鲜活——解决问题的钥匙,常常藏在问题诞生之前。就像预防医学比治疗更重要,城市防涝靠的不只是抽水机,而是科学的地下管网。这种“先手思维”,或许能让我们在快节奏时代,找到更从容的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