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é hè xù fú

成语解释:比喻事物勉强替代,失其本性。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 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巀鶴續鳬

英文翻译:try to shorten the neck of a crane and lengthen that of an owl -- to go against nature

截鹤续凫的意思

截:1.切断;割断(长条形的东西):截头去尾。把木条截成两段。2.段:一截儿木头。话说了半截儿。3.阻拦:截留。快把马截住,别让它跑了。4.截止:截至。5.姓。

鹤:鸟,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后趾小,高于前三趾,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沼泽地带捕食鱼和昆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等。

续:1.接连不断:继续。连续。陆续。2.接在原有的后头:续编。续集。狗尾续貂。这条绳子太短,再续上一截儿吧。3.添;加:壶里的水是刚续的。炉子该续煤了。4.姓。

凫:1.野鸭。2.凫水,游泳。

成语评论

截鹤续凫”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截断鹤的长腿,接到野鸭的短腿上,用来比喻强行改变事物的自然规律,反而弄巧成拙。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会用这样一个看似荒诞的比喻?其实它想表达的是对“违背自然”行为的讽刺。比如有人看到同事工作效率高,就硬要把对方的日程表照搬到自己身上,结果反而手忙脚乱——这不就是职场版的“截鹤续凫”吗?

这个成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强行统一标准真的有用吗?举个例子,家长看到邻居孩子学钢琴进步快,就逼自家喜欢画画的孩子也去考级。表面看是“取长补短”,实则忽略了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就像鹤的腿天生适合涉水,野鸭的蹼生来适合划水,非要互换反而让两者都失去了优势。

有个真实案例特别典型:某互联网公司照搬硅谷的弹性工作制,却要求员工必须每天在系统打卡满10小时。这种既要自由又要监控的做法,完全违背制度设计的初衷,结果团队效率不升反降。这让我想到,很多所谓的“优化”本质上就像给仙人掌浇多肉营养液——看似用心,实则害命。

从个人视角看,现代社会的“截鹤续凫”现象更值得警惕。比如最近流行的“自律挑战”,要求所有人早起、健身、读书三件套打卡。但有人本就是夜猫子型创作者,有人需要午睡保持精力,这种标准化模板反而压制了真正的创造力。与其削足适履,不如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如何避免成为“截鹤续凫”的实施者?关键要分清“借鉴”和“照搬”的界限。就像做菜时可以参考菜谱,但不必苛求克数完全精确;培育植物需要遵循生长周期,而不是拔苗助长。工作中遇到难题时,与其生搬硬套别人的解决方案,不如多问几句:“这个方法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是否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最后想说的是,自然界的多样性本就是进化智慧的体现。春天赏樱,秋天观枫,若硬要樱花在秋季绽放,失去的不仅是自然规律,更是万物独特的美。对待生活和工作,或许我们更需要的是观察者的耐心,而不是改造者的蛮力。

"截鹤续凫"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