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i rì dài dòu
成语解释:犹言普天之下。
成语出处:南朝·梁简文帝《序》:“戴日戴斗,靡不来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主语;指普天之下
繁体字形:戴日戴鬥
英文翻译:Dai RI and Dai Dou
戴:1.把东西加在头、脸、颈、胸、臂、手等处:戴帽子。戴眼镜。戴红领巾。戴手套。2.头上顶着;承当着:披星戴月。戴罪立功。3.拥护;尊敬:爱戴。感戴。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戴:1.把东西加在头、脸、颈、胸、臂、手等处:戴帽子。戴眼镜。戴红领巾。戴手套。2.头上顶着;承当着:披星戴月。戴罪立功。3.拥护;尊敬:爱戴。感戴。
斗:[dòu]1.对打:斗殴。战斗。2.比赛胜负,争胜: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3.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斗牛。斗蟋蟀。4.拼合,对准,凑近:斗眼。5.古同“逗”,逗引。[dǒu]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4.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5.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7.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8.古同“陡”,高耸的样子。9.〔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古同“陡”,突然。
成语“戴日戴斗”听起来像是一句神秘的咒语,但它其实是用来形容一个人肩负重任、承担责任的状态。比如我们可以说:“老张身为项目负责人,每天戴日戴斗地协调各方资源,终于让产品如期上线。”这里的“戴日戴斗”不是真的顶着太阳和星星,而是比喻他像撑起一片天一样扛起整个团队的压力。
为什么会用“戴日戴斗”这种夸张的比喻?其实古人常用自然现象表达抽象概念。太阳象征光明与希望,北斗星代表方向与稳定,合在一起既强调责任的重量,又暗示了担当者的使命感。比如父母为了子女教育省吃俭用,这种付出不也是一种“戴日戴斗”吗?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中有了新解读。我曾见过一位创业者说:“与其说我在管理公司,不如说是在戴日戴斗——既要保证现金流不断,还得给员工创造成长空间。”这种双重压力下,所谓的“戴日戴斗”早已超越了体力劳动的范畴,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坚持。
普通人需要这种精神吗?我的观点是:适度很重要。就像举重运动员不会24小时扛着杠铃,责任担当也需要张弛有度。见过太多人把“戴日戴斗”误解为自我牺牲,结果身心俱疲。真正的担当,应该像挑扁担——找到平衡点才能走得更远。
下次遇到需要坚持的时刻,不妨想象自己头顶有颗温柔的北斗星。它不刺眼却永远指引方向,不沉重却始终带来力量。这种带着智慧的担当,或许才是“戴日戴斗”想传递的真谛。文章的结尾,不妨试着将它融入你的日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