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áng
  • móu
  • du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áng móu dù duàn

成语解释:房:唐朝宰相房玄龄;谋:计谋;杜:唐朝杜如晦;断:决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佳话。比喻能人合作,天作之合

成语出处:《旧唐书 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补语;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

繁体字形:房謀杜斷

英文翻译:union made by heaven

房谋杜断的意思

房:1.房子:一所房。三间房。瓦房。楼房。平房。2.房间:卧房。客房。书房。厨房。3.结构和作用像房子的东西:蜂房。莲房(莲蓬)。4.指家族的分支:长房。堂房。远房。5.用于妻子、儿媳妇等:两房儿媳妇。6.二十八宿之一。7.姓。8.同“”(fáng)。

谋:1.主意;计谋;计策:阴谋。足智多谋。2.图谋;谋求:谋生。谋害。为人类谋福利。3.商议:不谋而合。4.姓。

杜:1.杜梨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杜梨,也叫棠梨。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2.堵塞:以杜流弊。防微杜渐。

断: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6.姓。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成语评论

房谋杜断”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历史感,但它的道理放到今天依然好用。比如公司开会时,有人负责出点子,有人负责拍板,这就是典型的“房谋杜断”——一个团队里既要有敢想的人,也要有敢定的人。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得拆开两个人来完成呢?”其实这正是团队协作的精妙之处。房玄龄擅长把问题拆解成十几种可能性,但过多的选择反而会让执行者犹豫;杜如晦的作用就像剪刀,快速剪掉多余的枝节,留下最可行的路径。现代创业团队里,产品经理和CEO的分工不也暗合这个逻辑吗?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朋友聚餐选餐厅,总有人能列出八大菜系二十家店,但也需要那个说“今晚就吃川菜吧”的人。这种互补就像炒菜时的火候和调料,单有其中一样都做不出美味。

我观察到很多效率低下的团队,往往卡在“只谋不断”或“断而不谋”的极端。前年参加创新比赛时,我们组就因为讨论方案时没人做决定,最后超时被淘汰。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再好的创意,缺了决断力就像赛车没了方向盘。

值得注意的是,“谋”和“断”不是对立关系。去年公司数字化转型时,技术总监既提出了云端迁移的三个方案,又根据预算当天确定了实施方案。这说明个人也可以在不同场景切换这两种能力,关键是把握住“深入思考”和“及时行动”的节奏感。

下次遇到需要决策的场合,不妨想想这个唐朝典故。无论是处理家庭事务还是职场项目,留出谋划的空间,也要设定决策的时限。毕竟,好点子和好结果之间,往往就差一次勇敢的“断”。

房谋杜断的造句

  1. 造句 看到被侵略者洗劫后的村庄,真使人房谋杜断,一股复仇的怒火不由得从我心底燃烧起来。
  2. 造句 怪不得说房谋杜断,原来是多谋少断。
  3. 造句 就是那个与老爷并称‘房谋杜断’的房大人啊,前几天他还曾到过府里,少爷怎么会不记得了呢?
  4. 造句 李世民时有【房谋杜断】,说的是房玄龄出谋,杜如晦决断。
  5. 造句 人才济济,文治,房谋杜断,长孙辅机,武功,秦琼尉迟,军神李靖。
  6. 造句 房玄龄和杜如晦被称为房谋杜断,都是贞观时期李世民的重要助手。
  7. 造句 我的意思是李叔你以此书好好教导李申兄长,让他成为房谋杜断之类的人物。
  8. 造句 在李世民左侧的是房玄龄,左房右杜,房谋杜断正是让天下胆寒的两大谋臣。
  9. 造句 如果没有房谋杜断,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
  10. 造句 看着老李?N瑟的脸,氏族就想上去踹一脚,没胆量,第二天早朝上的官员任免传遍长安,百姓拍掌称快,尤其是老李最后说的“房谋杜断”。

"房谋杜断"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