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ān zhěn wēn chuáng
成语解释:形容对父母十分尽心。
成语出处:《晋书 王延传》:“延事亲色养,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孝敬父母
繁体字形:搧枕温被
英文翻译:show filial obedience
扇:[shàn]1.扇子。2.板状或片状的东西:门扇。隔扇。3.量词。用于门窗等:一扇门。两扇窗子。[shān]1.(用扇子等)摇动生风:扇扇子。2.用手掌打:扇了他一巴掌。
枕:1.枕头:枕套。凉枕。2.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其他东西上:枕戈待旦。他枕着胳膊睡着了。3.姓。
温:1.不冷不热;暖:温带。温泉。2.温度:体温。高温。低温。3.稍微加热:温一锅水。4.复习:温课。5.性情平和:温和。温柔。6.同“瘟”。
被:[bèi]1.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被子。被单。棉被。毛巾被。羽绒被。被褥。2.盖,遮覆:被覆。泽被后世(恩惠遍及后代)。3.遭遇,遭受:被灾。被难(nàn)。4.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他被(老板)辞退了。5.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被动。被告。被批评。被剥削。[pī]古同“披”,覆盖。
“扇枕温被”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觉得陌生,但它背后藏着中国人最朴实的家庭情感。比如有个刚上初中的孩子,夏天晚上发现父母房间空调坏了,主动拿着扇子给父母的枕头扇风降温;冬天睡前又悄悄用热水袋暖好被窝。这种藏在生活细节里的关怀,不正是“扇枕温被”的现代写照吗?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孝顺要体现在这么具体的小事上?其实这就像春天种花要浇水,照顾人也要看得见摸得着。古人用“扇枕温被”作比喻,恰恰说明真正的关心从来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落在实实在在的行动里。就像现在年轻人给父母设置手机快捷呼叫,虽然不用扇子凉席了,但那份想让人“睡得更安稳”的心意始终没变。
再比如邻居王阿姨的儿子在外地工作,最近特意买了智能温控器远程调节父母卧室温度。这让我想到,科技虽然改变了生活方式,但“冬暖夏凉”的孝心内核始终鲜活。当传统典故遇上现代生活,我们反而更能理解:孝顺不是刻板地模仿古人,而是抓住“设身处地为家人着想”这个核心。
有人疑惑:现代人工作这么忙,能做到这样细致吗?其实重点不在形式。就像同事小林每天午休固定给家里打个视频,问问老人吃药没有;楼下水果店老板每周进货时,总会给丈母娘留两斤软桃——这些日常琐碎里,都藏着“扇枕温被”的精神延续。孝心不需要惊天动地,能在平凡处见真心才最珍贵。
我常常觉得,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时空限制。八百年前的孩子为父母摇扇子,和现在女儿帮爸妈设置智能家居,本质上都是在说同一句话:“我希望您过得舒服些。”时代在变,但人性中最温暖的那部分,始终像不熄的炉火,照亮着代代相传的屋檐。
最后想到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年轻人现在会给父母买乳胶枕、电热毯,其实这就是当代的“扇枕温被”。工具在升级,心意却古老如初。或许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字面意思,反而更能读懂成语里那个永恒的提醒——爱,终究要落在具体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