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ǒu tóu bù biàn
成语解释:手头:手边;便:方便。指手头缺钱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五回:“兄弟不过一时手头不便,欠了他几个臭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经济状况
繁体字形:手頭不便
英文翻译:short of money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便:[biàn]1.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便当。便利。便道。便民。2.简单的,礼节上非正式的:便宴。便衣。便函(形式比较简便的信件)。简便。便宜。随便(适当地,看事实需要而自行处理事情)。3.便利的时候:便中请来信。4.就:说了便做。5.排泄屎尿或排泄出来的屎尿:大便。便秘。[pián]1.〔便便〕肚子肥大的样子,如“大腹便便”。2.〔便嬖〕封建统治者所亲近宠爱的人。3.〔便佞〕善于用花言巧语讨好的人。
生活中总有些时候钱包比脸还干净,这时候怎么用成语表达"手头不便"呢?先看这个场景:老张盯着超市货架上的进口车厘子,摸了摸口袋里的零钱,转头对妻子说:"最近真是捉襟见肘,等月底发了奖金咱们再来买吧。"这里的"捉襟见肘"既形象又文雅,把衣服破到拉一下衣襟就露出手肘的画面感,和缺钱花的窘境完美结合。
有人可能要问:"这些成语用起来会不会太老套?"其实不然。在写字楼里,90后小王跟同事说:"这个月信用卡刷爆了,完全是囊中羞涩的状态。"这种古今混搭的表达反而显得俏皮。就像把汉服穿进咖啡厅,既有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感。
遇到朋友借钱该怎么婉拒?试试这句:"最近项目回款卡在流程里,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个原本形容庄稼未熟的成语,用在资金链断裂的场景特别贴切。就像春天的稻田,旧粮吃完新粮未收,这种自然现象的比喻让人更容易理解财务困境。
我发现这些成语就像财务健康晴雨表。当听到有人说"最近入不敷出",就像看到手机电量只剩15%的提示。这时候需要的不是焦虑,而是像整理手机后台程序一样梳理开支。毕竟经济状况和潮水一样有涨有落,关键是要学会在低潮期调整消费航向。
下次在便利店纠结要不要买第二杯半价的奶茶时,不妨笑着自嘲:"今日阮囊羞涩,且待明日再战。"这种带着文言腔的幽默,既能化解尴尬,又给日常琐事添了点文化趣味。记住,暂时的经济紧张就像雨天忘带伞,跑两步总能找到屋檐,重要的是保持从容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