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ān
  • ti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ū dì xiān tiān

成语解释:形容闹得很凶。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风雨晚泊》诗:“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势力大

繁体字形:撲地掀天

英文翻译:Earth shaking

扑地掀天的意思

扑:1.用力向前冲,使全身突然伏在物体上:孩子高兴得一下扑到我怀里来。和风扑面。香气扑鼻。2.把全部心力用到(工作、事业等上面):他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3.扑打;拍打:扑蝇。海鸥扑着翅膀,直冲海空。小孩的身上扑了一层痱子粉。4.伏:扑在桌上看地图。5.姓。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掀:1.揭起;撩起:掀锅盖。2.由下向上涌:波浪掀天。3.大规模地发动、兴起:生产建设掀高潮。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成语评论

扑地掀天”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夸张?比如台风过境时,大树被连根拔起,广告牌在空中乱飞,整个街道一片狼藉——这时候用“狂风扑地掀天”来形容,画面感瞬间拉满。这种场景下,成语的冲击力比单纯说“风很大”要生动十倍。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自然灾害里吗?其实不然。去年某明星演唱会现场,粉丝们高举荧光棒疯狂呐喊,人群像潮水般涌动,前排观众甚至被挤得东倒西歪。记者用“欢呼声扑地掀天”描述时,既保留了字面的震撼感,又多了层群体情绪沸腾的意味。

最近看到科技博主用这个词形容AI技术变革,起初觉得违和。但细想ChatGPT引发的行业震动,传统工作模式被颠覆,新技术浪潮确实像“数字革命扑地掀天”。这种跨领域的活用,反而让老成语焕发新生机。这说明语言的生命力,往往藏在打破常规的使用中。

个人觉得,成语就像调色盘里的颜料。上周家庭聚会,表弟玩vr游戏太投入,把客厅摆设撞得七零八落。姑姑笑骂“你这游戏打得扑地掀天”,既化解了尴尬又带着宠溺。你看,日常小事里藏着活用成语的智慧,关键是要抓住事物那种翻天覆地的动态感。

最后留个思考:当我们说某个场面“扑地掀天”时,重点究竟在混乱本身,还是背后的能量释放?观察街头滑板少年练习高难度动作时的场景,或许能找到新解——那些失败时四仰八叉的狼狈,和成功时围观者的沸腾欢呼,何尝不是两种形态的“扑地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