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ǎ guāng gùn
成语解释:指单身成年男子适婚年龄后仍未结婚或婚后又失去妻子的男子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0章:“虽然他和她结婚几年,但一直等于打光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打光棍
英文翻译:Hit the bachelor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光: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棍:[gùn]1.棒:棍子。棍术。棍棒。木棍。铁棍。2.称坏人:恶棍。赌棍。[hùn]1.捆扎:“棍申椒与菌桂兮,赴江湖而沤之”。2.古同“混”,混成。
“打光棍”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意思的,字面上像是“举着光溜溜的棍子”,但实际上它常用来形容一直保持单身的状态。比如有人问:“老王都四十了,怎么还单着?”旁边人可能接一句:“他啊,就是铁了心要打光棍!”这里既带点调侃,又藏着对个人选择的理解。
为什么有人会用“打光棍”来形容单身呢?其实这个词背后藏着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社会普遍认为结婚是人生必经之路,而长期单身就像手里握着一根“没着没落”的棍子,显得孤单冷清。比如小说里写:“张家老三在外闯荡半辈子,亲戚都说他这是要打光棍打到老了。”不过现在很多人反而觉得,这根“棍子”说不定是自由生活的登山杖呢!
有个有趣的例子:同事聚餐时聊起婚姻话题,小李突然冒出一句:“我可不想为了结束打光棍的日子随便将就。”这句话其实反映了现代人对婚姻质量的要求——宁愿单着,也不愿凑合过日子。这算不算社会观念的进步呢?或许正是这种态度,让“打光棍”从略带贬义逐渐变成了中性甚至带点洒脱的表述。
仔细观察会发现,现实中“打光棍”的状态越来越多样化。有人是主动选择,享受独处的自在;有人是暂时停留,等待合适的缘分。就像邻居张姨说的:“现在年轻人打光棍和我们那会儿可不一样,人家周末爬山露营,活得比谁都热闹!”这种变化恰恰说明,单身早已不是“可怜”的代名词,而是生活方式的一种选项。
有意思的是,某些语境下“打光棍”还能延伸出积极含义。比如创业者自嘲:“这两年公司刚起步,我就当是给自己放个‘打光棍假期’。”把专注事业的阶段比作“光棍状态”,既幽默又传递出全力以赴的决心。这种用法跳出了传统框架,给老成语注入了新活力。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打光棍”群体的壮大未必是坏事。它意味着人们有了更多选择权,不必被传统节奏裹挟。就像咖啡馆里那些独自看书办公的年轻人,他们的“光棍生活”里装着的,可能是对自我成长的追求,也可能是对亲密关系的慎重。当社会能包容不同的生活状态时,或许我们离真正的幸福会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