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ǎ gǒu kàn zhǔ
成语解释: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九回:“不知原来家中大小姐这等暴躁性子,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面。”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打狗看主
英文翻译:think about consiquences of your act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狗: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看:[kàn]1.使视线接触人或物:看书。看电影。看了他一眼。2.观察并加以判断:我看他是个可靠的人。你看这个办法好不好。3.访问:看望。看朋友。4.对待:看待。另眼相看。别拿我当外人看。5.诊治:王大夫把我的病看好了。6.照料:照看。衣帽自看。7.用在表示动作或变化的词或词组前面,表示预见到某种变化趋势,或者提醒对方注意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某种不好的事情或情况:行情看涨。别跑!看摔着!。看饭快凉了,快吃吧。8.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试一试(前面的动词常用重叠式):想想看。找找看。等一等看。评评理看。先做几天看。[kān]1.守护照料:看门。看自行车。一个工人可以看好几台机器。2.看押;监视:看犯人。看俘虏。
主:1.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3.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预示:早霞主雨。7.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8.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姓。
哎哟喂,各位看官,今儿咱聊聊成语“打狗看主”这茬事儿。这词儿听着像训狗指南?别急,先听我掰扯掰扯。说白了,这成语讲的是“处理问题得先摸清背后关系”,就像打狗前得先瞅瞅它主人是谁,要不然容易惹祸上身。你品,你细品!
举个栗子:老张家大院里养了条凶巴巴的土狗,见人就吠。邻居小王抄起棍子要教训它,却被路过的李大爷一把拉住:“打狗看主啊!这狗可是张家老太太的心头肉!”你看,要是小王真动手了,恐怕连老太太带整个家族关系都得得罪光。
这时候您可能要问了:这道理搁现在管用吗?嘿,还真别说!比方说公司里新人小刘发现同事老张总迟到,撸起袖子就要举报。旁边的职场老鸟赶紧使眼色:“兄弟,打狗看主啊!老张是王总亲表弟!”您瞧,这人际关系的水啊,深着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咱也不能光顾着看人下菜碟不是?我寻思着啊,老祖宗这智慧其实是在教咱们“分寸感”。就像上周朋友聚会,有人开玩笑要灌醉老王家的二哈,我立马打圆场:“打狗看主!老王可是把狗当儿子养的!”您猜怎么着?后来老王知道这事儿,愣是给我们家送了两箱车厘子。
要说这成语最妙的点,还得数它“既讲人情又讲方法”的劲儿。前两天菜市场见着个新鲜事儿:卖鱼的老赵逮着偷虾的小孩,刚要发火突然乐了:“小子,打狗看主啊!你爹是不是东头修车的老孙?”结果俩大人一合计,孩子直接去修车铺当学徒抵债了。您说这结局,不比硬碰硬强得多?
依我看呐,这“打狗看主”放到今天,其实就是门高级社交艺术。它提醒咱遇事别光顾着眼前,得把眼光放长远点儿。不过咱也得把握住度,别成了欺软怕硬的借口。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老话说得好啊,“见人下菜碟要分场合,看人脸色要讲原则”。
总之啊,生活这本经可比成语复杂多了。咱既要学会察言观色,又不能失了本心。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先冷静观察,摸清背后的门道再行动。保准您能少踩坑多交友,这日子啊,过得越来越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