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ǎ biān gǔ
成语解释:指从旁鼓吹、协助。
成语出处:鲁迅《集外集 序言》:“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侧面行事
繁体字形:打邊皷
英文翻译:from the sideline while talking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边:[biān]1.几何图形上夹成角的射线或围成多边形的线段。2.边缘:海边。村边。田边。马路边儿。3.镶在或画在边缘上的条状装饰:花边儿。金边儿。裙子下摆加个边儿。4.边界;边境:边疆。边防。戍边。5.界限:边际。一望无边。6.靠近物体的地方:旁边。身边。7.方面:双边会谈。这边那边都说好了。8.用在时间词或数词后,表示接近某个时间或某个数目:冬至边上下了一场大雪。活到六十边上还没有见过这种事。9.两个或几个“边”字分别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同时进行:边干边学。边收件,边打包,边托运。10.姓。[bian](边儿)方位词后缀:前边。里边。东边。左边。
鼓: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聊聊“打边鼓”这个成语!说白了,这词儿就是形容在别人干活儿的时候,自己在旁边敲敲边鼓、帮帮腔,但又不抢风头。比如你同事在会议上提出一个方案,你立马接一句:“对啊,这思路绝对靠谱!”——这就叫“打边鼓”。不过问题来了,打边鼓的人到底算不算真出力?别急,咱们慢慢唠。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小明和小红一起策划公司年会,小红负责设计流程,小明呢,就负责给她递资料、提建议。这时候老板夸小红“组织能力强”,小明心里会不会嘀咕:“我这打边鼓的功劳算不算数啊?”嘿,要我说啊,打边鼓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就像炒菜,主厨负责掌勺,旁边切菜递调料的人不也重要吗?缺了谁都不香!
再整点生活化的场景:家里装修,你爸非要亲自刷墙,你妈就在旁边递刷子、递抹布,嘴里还念叨“左边没刷匀”“右边再补两下”。这时候你妈的角色,妥妥就是“打边鼓”的典型代表。不过话说回来,打边鼓的人要是太较真,反而容易帮倒忙。比如你妈要是直接抢过刷子自己干,你爸估计得急眼:“到底是谁装修啊?”所以啊,分寸感很重要!
这里插个个人观点哈:我觉着现代社会特别需要会“打边鼓”的人。你看那些创业团队,要是个个都抢着当主角,项目早黄了。反倒是有人愿意做配合,整个团队才能像交响乐似的,既有主旋律又有和声。不过嘛,打边鼓也得打出水平,不能光说“好好好”“对对对”,得说到点子上。比如同事做PPT汇报,你提醒他“第三页的数据要不要加个对比图?”——这种边鼓才叫敲得值!
最后咱们再琢磨个问题:打边鼓和抢风头的界限到底在哪儿?说白了,重点还是看动机。要是真心帮忙补台,那叫团队精神;要是暗戳戳想显摆自己,那可就变味儿了。就像看球赛,替补队员在场边热身随时准备上场,和那些非要冲进球场抢镜的观众,性质能一样吗?所以啊,边鼓要打得巧,打得妙,打得大家心里都舒坦,这才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