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uō gū jì mìng
成语解释:托孤:以遗孤相托;寄命:以重要事情相托。临终前将孤儿及重要事情相委托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第七卷:“故逆知其可以托孤寄命,韩魏公之凝立,亦此类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临终时
繁体字形:托孤寄命
英文翻译:A lonely life
托:1.用手掌或器物承举:托着茶盘。2.某些器物的座子和类似座子的东西:枪托。花托。3.衬;垫:烘云托月。托上一层纸。4.请人代办:委托。5.寄放:托儿所。6.借故推辞:托词。7.依赖:托福。8.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1托等于133.322帕。
孤:1.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的孩子:孤儿。2.单独:孤立。孤军深入。3.中国古代王侯的自称。
寄:1.原指托人递送,现在专指通过邮局递送:寄信。寄钱。包裹已经寄走了。2.付托;寄托:寄存。赋诗寄怀。寄希望于青年。3.依附别人;依附别的地方:寄食。寄居。寄人篱下。4.认的(亲属):寄父。寄母。寄儿。寄女。5.姓。
命:1.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2.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命。命相(xiàng)。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给予(名称等):命名。命题。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
“托孤寄命”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遥远,但实际生活中真有用到的时候吗?举个例子:某公司创始人突然重病,临终前将未成年的儿子和企业交给多年搭档管理,并说:“公司就像我的另一个孩子,如今只能托孤寄命,拜托你了。”这里的“托孤”不仅是委托照顾孩子,更包含对企业存续的责任寄托。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沉重的托付吗?其实换个场景就很好理解了。比如闺蜜要出国进修,把宠物狗交给你时说:“它陪我度过抑郁症,现在只能托孤寄命了。”这时候的“寄命”不再是生死攸关,却承载着超越物质的情感价值。
我观察到,越是快速变迁的时代,“托孤寄命”式的信任越显珍贵。去年小区里有对老夫妇住院,把家门钥匙交给年轻邻居,托付照顾阳台的上百盆兰花。这些看似平常的委托,本质上都是对人性善意的赌注——就像把最脆弱的部分交给别人保管。
有个有趣的现象:职场中“托孤寄命”正在演变出新形态。某游戏公司主程辞职前,花了三个月将核心代码教给实习生,老板笑称这是“数字时代的托孤”。当知识传承超越血缘关系,这个古老成语反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或许我们应该这样理解:任何需要突破个人生命周期的重要事物,都需要“托孤寄命”的勇气。就像老家祠堂里那本传承七代的族谱,当初某个祖先决定让它活下去时,必然也经历过相似的托付时刻。这种跨越时间的信任接力,恰恰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