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iǔ shǒu niǔ jiǎo
成语解释:身体左右扭动。形容故作娇媚或有意做作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9回:“你们休要扭手扭脚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指装模作样
繁体字形:扭手扭脚
英文翻译:To twist one's hands or feet
扭:1.掉转:扭头。2.拧(nǐng);拧伤:扭开。扭了腰。3.揪住不放:扭打。4.身体摆动:扭捏。扭秧歌。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扭:1.掉转:扭头。2.拧(nǐng);拧伤:扭开。扭了腰。3.揪住不放:扭打。4.身体摆动:扭捏。扭秧歌。
脚:[jiǎo]1.人或某些动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体并行走。2.物体的最下部:山脚。墙脚。3.旧指跟体力搬运有关的:脚夫。脚行。[jué]同“角(jué)”。现多用角。
当同事小王在会议上反复调整PPT字体却始终不敢点击"发送"按钮时,老张笑着打趣:"你这扭手扭脚的,倒像是揣着金元宝过独木桥。"这个场景生动诠释了"扭手扭脚"的核心内涵——在重要时刻因过度谨慎而丧失行动力。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状态究竟源自何处?某位程序员朋友的真实案例给出答案:他耗时三个月反复修改代码架构,最终项目被竞品抢先上线。过度追求完美反而形成思维茧房,就像在迷宫里拿着地图却不敢迈步。
如何避免陷入这种困境?不妨参考广场舞大妈的智慧。她们未必每个动作都标准,但胜在敢于展现。去年社区才艺比赛中,正是几位临时发挥的阿姨团队,凭着自然流畅的表演摘得桂冠。这印证了"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的实践哲学。
值得注意的是,适度谨慎与过分拘谨存在微妙界限。就像厨师掌握火候,关键要认清事务的本质属性。面对核电站操作手册需要逐字核对,但制作家常小炒时过于纠结盐粒数量反而本末倒置。
观察发现,当代年轻人更容易在虚拟世界展现真我。某直播平台数据显示,超过60%的用户在镜头前的表现力远超现实社交场景。这种反差印证了环境安全感对行动力的重要影响,启发我们主动创造低压力试错空间。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扭手扭脚"症结。父辈面对新式ATM机的迟疑,与我们操作智能家居时的笨拙何其相似。或许真正需要修炼的,是接纳试错成本的勇气,正如幼童学步时的纯粹——摔倒了,就笑着爬起来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