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ǎ xīn zhù huǒ
成语解释: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方法错误
繁体字形:把薪助火
英文翻译:Fuel the fire
把:[bǎ]1.用手握住:把舵。两手把着冲锋枪。2.从后面用手托起小孩儿两腿,让他大小便:把尿。3.把持;把揽:要信任群众,不要把一切工作都把着不放手。4.看守;把守:把大门。把住关口。5.紧靠:把墙角儿站着。把着胡同口儿有个小饭馆。6.约束住使不裂开:用铁叶子把住裂缝。7.给(gěi)8.车把:那辆车的把折(shé)了。9.把东西扎在一起的捆子:草把。秫秸把。10.姓。11.“把”的宾语都是确定的。b)用“把”的句子,动词后边有附加成分或补语,或前边有“一”等特种状语。但在诗歌戏曲里可以不带:扭转身来把话讲。c)用“把”的句子,动词后头一般不带宾语,但有时带:把衣服撕了个口子。把这两封信贴上邮票发出去。d)用“把”的句子,有时候后面不说出具体的动作,这种句子多半用在表示责怪或不满的场合:我把你个糊涂虫啊!e)近代汉语里“把”曾经有过“拿”的意思,现代方言里还有这种用法(“那个人不住地把眼睛看我”)。12.加在“百、千、万”和“里、丈、顷、斤、个”等量词后头,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前头不能再加数词):个把月。百把块钱。斤把重。13.指拜把子的关系:把兄。把嫂。[bà]1.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茶壶把儿。掸子把儿。2.花、叶或果实的柄:花把儿。梨把儿。
薪:1.柴火:釜底抽薪。米珠薪桂。2.薪水:加薪。发薪。月薪。年薪。3.姓。
助:[zhù]1.帮助协同,辅佐:辅助。帮助。助手。助人为乐。助桀为虐。拔苗助长(zhǎng)。爱莫能助。2.相传为殷代的租赋制度。[chú]古同“锄”,除去。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哎哟,今天咱们来唠唠“把薪助火”这成语,说白了就是“火上浇油”的升级版嘛!你懂的,本来火就烧得挺旺了,有人还非要往里头添柴火,结果场面直接炸锅。比如两口子吵架正上头呢,朋友突然插一句:“你媳妇上回还说你赚得少!”得,这简直是精准把薪助火啊!
等等,啥时候该用这成语呢?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哈——办公室小张刚被领导骂完,同事老王偏偏凑过去说:“听说新来的实习生工资都比你高。”好家伙,这话一说,小张立马摔门走人。这不就是典型的“用语言当柴火,把情绪烧得更旺”吗?
不过为啥总有人爱干这事儿?说实在的,有时候是情绪上头没过脑子,有时候嘛...可能就是坏心眼儿。就像上周菜市场大妈吵架,旁边看热闹的大爷突然喊:“她昨天还说你家的白菜注水!”结果俩老太太差点动手。您说这添柴火的,到底是真耿直还是假仗义?
依我看呐,现在网上冲浪最容易中招。好比明星闹绯闻,本来当事人还没吭声呢,某些营销号就开始“深度扒皮”,这波操作简直是把薪助火的现代演绎版。不过话说回来,咱们吃瓜群众也得长点心,别随手转发就当柴火棍使了。
最后扯句实在的,老祖宗造这成语真是有先见之明。现在信息传得比窜天猴还快,有时候闭嘴比张嘴更需要智慧。下次看见哪儿冒烟了,咱先别急着找柴火,找个灭火器说不定更靠谱,您说是这个理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