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óu
  • shān
  • cuàn
  • hǎ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óu shān cuàn hǎi

成语解释:山、海,荒凉边远之地。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凉边远的地区。

成语出处:唐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窜海,转死沟壑,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投山竄海

英文翻译:Go to the mountains and the sea

投山窜海的意思

投:1.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投篮。投弹(dàn)。2.跳进去:投河。自投罗网。3.放进去,送进去:投入。投资。投标。4.走向,进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师(从师学习)。投诉。5.发向:投射。投影。6.寄,递送:投递。投稿。7.合:投合。意气相投。8.临,在…以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窜:1.逃跑;乱跑:流窜。抱头鼠窜。2.改易(文字):窜改。点窜。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成语评论

提到“投山窜海”,你可能会疑惑:这个成语到底在说什么?其实它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不顾一切地冒险或投入极端环境。比如:“他为了寻找灵感,竟真的投山窜海,独自在荒野里生活了三个月。”这里的“投山窜海”既表达了行动上的果敢,也暗示了精神层面的孤注一掷。

有人问:这种极端行为真的值得吗?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当年轻人辞去高薪工作去山区支教,表面看是“投山窜海”,实际上可能是突破舒适圈的勇气。就像李娟在《冬牧场》中描写的游牧生活,看似艰苦,却让城市读者感受到另一种生命力量。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王突然把城里的房子卖了,跑到海南种芒果。邻居都说他“投山窜海太冲动”,但五年后他的有机农场成了网红打卡点。这让我想到,有些选择在当时看来像冒险,长远看却是新机遇的开始。

说到这,可能有人想问:普通人需要这种冒险精神吗?其实不必刻意追求极端。周末去郊外徒步是“微缩版投山窜海”,短暂脱离日常就能获得心灵refresh(刷新)。重要的是保持对生活的探索欲,就像孩童发现新玩具时眼里的光。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把“稳定”捧得太高,反而让人错失很多可能性。当然不是鼓励盲目冒险,而是说在充分准备后,偶尔的“投山窜海”能打破思维定式。就像程序员参加沙漠马拉松,主妇报名潜水考证,这些跳出常规轨道的尝试,往往能激活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最后回到成语本身,“投山”与“窜海”的意象组合充满画面感。它提醒我们:生命的精彩不在于永远走在平坦大道,有时也需要攀越嶙峋山石,感受惊涛拍岸。毕竟,温室里的花朵再美,也闻不到海风裹挟的咸涩自由。

"投山窜海"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