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ào
  • m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ào bù mào sī

成语解释:布:古代一种货币;贸:买卖。带了钱,来买丝。借指和女子接近。亦指进行商品交易。

成语出处:《诗经 卫风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进行商品交易

繁体字形:抱布貿絲

英文翻译:trade commodities

抱布贸丝的意思

抱:1.用手臂围住:母亲抱着孩子。2.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听说你抱孙子了。3.抱养(孩子):这孩子是抱的,不是她生的。4.结合在一起:大家抱成团,就会有力量。5.心里存着(想法、意见等):青年人都抱着远大的理想。对他的这种决定,许多人抱有看法。6.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抱草。两抱粗的大树。7.孵(卵成雏):抱小鸡儿。抱窝。

布:1.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布。麻布。花布。粗布。布鞋。买一块布。2.古代的一种钱币。3.姓。4.宣告;宣布:发布。公布。布告。开诚布公。5.散布;分布:阴云密布。铁路公路遍布全国。6.布置:布局。布防。布下天罗地网。

贸:1.交易;买卖:贸易。2.轻率;冒失:贸然。

丝:1.蚕吐的像线的东西,是绸缎的原料。2.像丝的东西:粉丝。尼龙丝。3.形容极小,细微:丝毫。一丝不苟。4.市制长度、质量单位。10丝为1毫。

成语评论

哎呦喂,今天咱们来唠唠“抱布贸丝”这个成语!你猜怎么着?它原本说的是古代人用布匹换丝绸的以物易物行为,但说白了,这词儿现在更多用来形容“做事不看实际情况,硬拿不合适的东西去交换”的情况。举个栗子啊,隔壁老王非要拿自家腌的咸菜去跟米其林大厨换牛排配方——这不就是典型的“抱布贸丝”嘛!

等等,这成语核心想说啥?说白了就是“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啊!比如小张想追女神,结果天天给人家发养生文章,人家姑娘爱看的是电影解析,这不就是拿“布”换“丝”,完全没对上频道嘛!咱得学会投其所好,对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成语也有现实意义!你看现在直播带货,有人硬是把母婴产品推给单身青年群体,这不就是现代版的“抱布贸丝”吗?但换个角度看,要是真能用自家种的有机蔬菜换到设计师手作包包,说不定反而成就一段佳话——这事儿的关键啊,就在“匹配度”三个字上。

要我说啊,老祖宗这成语可藏着大智慧!就像现在有些初创公司,明明该打磨产品,非要学大厂砸钱搞营销,这不就是拿着“布”去换“丝”么?但反过来说,要是能用自家技术专利换到行业资源,那可就叫资源整合了。所以说啊,到底是“抱布贸丝”还是“互利共赢”,关键得看有没有找对交换逻辑。

最后给大伙提个醒儿:下次想跟人谈合作的时候,先琢磨琢磨自己手里到底是“布”还是“丝”。就像咱去菜市场,总不能拎着大葱非要换人家的澳龙吧?找准价值对等点,这事儿啊,才能成!

抱布贸丝的造句

  1. 造句 《诗经》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文字生动地刻画了早期的中华“商人”的形象,这说明中华民族的文明较之其他文明更成熟。
  2. 造句 在诗经里借抱布贸丝泡妞的是小流氓,升官发财的是大流氓,当皇帝的是最大的流氓。
  3. 造句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4. 造句 胡公名钱为缗者,诗云‘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故谓之缗也。
  5. 造句 《诗经·卫风·氓》中所说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6. 造句 明明知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却还是“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7. 造句 从《诗经·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等记载看,春秋时,中原商业往来非常活跃。
  8. 造句 入汉以来,对五岭南北交通屡加开掘,骑田岭路,“大道克通,抱布贸丝,交易而至。
  9. 造句 不错,聘礼在中国古代就有,《诗经·卫风·氓》中所说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10. 造句 豫商文明要比晋商、徽商等商业文明年代早,从《诗经·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等记载看,早在春秋时期,中原的商业往来已非常活跃。

"抱布贸丝"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