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ào
  • zhù
  • zhī
  • xì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ào zhù zhī xìn

成语解释:后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成语出处:《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唐·李白《长干行》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人守信

繁体字形:抱柱之信

英文翻译:A man of faith

抱柱之信的意思

抱:1.用手臂围住:母亲抱着孩子。2.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听说你抱孙子了。3.抱养(孩子):这孩子是抱的,不是她生的。4.结合在一起:大家抱成团,就会有力量。5.心里存着(想法、意见等):青年人都抱着远大的理想。对他的这种决定,许多人抱有看法。6.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抱草。两抱粗的大树。7.孵(卵成雏):抱小鸡儿。抱窝。

柱:1.柱子,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用木、石或钢筋混凝土制成。2.像柱子的东西:冰柱。水柱。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信:[xìn]1.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崇奉:信仰。信徒。4.消息:信息。杳无音信。5.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同“芯2”。8.姓。                                       。[shēn]1.古同“”,舒展开。2.古同“”,表白。

成语评论

哎,大伙儿听说过“抱柱之信”这个成语不?说白了就是形容人死守承诺到有点轴的地步。比如张三跟客户约了下午三点见面,结果台风天连树都被刮倒了,他愣是淋成落汤鸡也要准时到,嘴里还念叨:“说好的事儿,天塌了也得扛住!”这种较真劲儿,你说该夸他靠谱还是笑他一根筋?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现在都2023年了,这种老掉牙的故事还有啥意义?”嘿,您别说!前两天我同事李姐就碰到个活例子。她答应帮朋友代购限量版球鞋,结果赶上物流瘫痪,最后硬是自己掏腰包加价找闪送,还嘿嘿笑着说:“答应了就得办成嘛,这叫‘抱柱之信’精神!”您瞧,老祖宗的智慧还在现代人身上蹦跶呢。

不过咱也得掰扯清楚核心问题:守信和变通到底咋平衡?就像那个尾生抱柱等姑娘的典故,洪水都漫到脖子了还死等,这算美德还是犯傻?依我看呐,诚信这玩意儿好比炒菜的火候——该旺火时别含糊,但锅都要烧穿了还不关火,那可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

前阵子看到个挺有意思的新闻,说某国大使为了准时赴约,愣是骑自行车穿过瘫痪的交通。这事儿要放古代可能得立个牌坊,但现代网友评论就五花八门了。有人点赞说“外交诚信典范”,也有人吐槽“打个视频会议不香吗?”您品,您细品,这不就是传统美德撞上现代思维的典型场景?

要我说啊,抱柱之信最妙的不是让人当个木头柱子,而是提醒咱心里得有条底线。就像我老家修族谱的老王头,二十年如一日记录家族大事,电脑坏了就手写,眼睛花了就戴老花镜。这种带着人间烟火的坚持,可比生搬硬套的守诺动人多了。说到底,诚信这回事儿,得用脑子带着温度去践行,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抱柱之信"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