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ào wèng guàn yuán
成语解释: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见一位老人抱着水瓮去灌园,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比喻安于现状,不想改变
繁体字形:抱罋灌園
英文翻译:Baowenguanyuan
抱:1.用手臂围住:母亲抱着孩子。2.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听说你抱孙子了。3.抱养(孩子):这孩子是抱的,不是她生的。4.结合在一起:大家抱成团,就会有力量。5.心里存着(想法、意见等):青年人都抱着远大的理想。对他的这种决定,许多人抱有看法。6.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抱草。两抱粗的大树。7.孵(卵成雏):抱小鸡儿。抱窝。
瓮:1.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水瓮。酒瓮。菜瓮。2.(Wèng)姓。
灌:1.浇;灌溉:引水灌田。往麦地里灌水。2.倒进去或装进去(多指液体、气体或颗粒状物体):灌了一瓶热水。风雪呼呼地灌进门来。那响亮的声音直往他耳朵里灌。3.指录音:灌唱片。4.姓。
园:1.(园儿)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花园儿。果园。园艺。2.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公园。动物园。园中游人很多。3.(Yuán)姓。
“抱瓮灌园”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它其实源自《庄子》里的一个故事:一位老人宁愿抱着瓦罐打水浇菜,也不愿意用省力的机械工具。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更方便的方法,老人却说:“用机械的人会生出投机取巧的心思。”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形容固守旧法、不愿改进的行为。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人会特意用这样的例子来传达道理呢?其实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古代农耕社会讲究“顺应自然”,过度依赖工具可能被看作违背天道的表现。就像现在有人坚持手写信件而不用电子邮件,表面看似低效,背后却藏着对传统价值的守护。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小区里张大爷每天手动修剪绿化带,邻居劝他买电动剪刀,他却说:“手剪才能把握分寸,机器一响,枝叶都吓得发抖了!”这既是“抱瓮灌园”的现代版写照,也反映出代际认知差异——年轻人追求效率,老一辈更在意过程中的掌控感。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坚持到底有没有必要?在我看来,关键要看场景。就像腌泡菜用老坛子确实比不锈钢桶更有风味,但给十亩菜地浇水还非要用瓦罐,那就成了固执。传统方法里蕴藏的智慧值得尊重,但若因此拒绝任何改变,反而可能错过更优解。
观察身边的职场现象,会发现类似情况:会计王姐坚持手工记账,说电子表格“没有灵魂”;设计师小李只用旧版软件,认为新功能“花里胡哨”。这些选择背后,既有对熟悉事物的安全感,也暗含着对新事物的戒备心理。保持这种平衡,或许比单纯评价对错更有意义。
说到底,“抱瓮灌园”式的坚持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人们在变革时代的微妙心态。它提醒我们:在追逐效率的路上,别忘了给传统留一席之地;但也要记得适时抬头看路,别让瓦罐成了困住自己的牢笼。就像浇菜这件事,用喷灌系统省下的时间,或许可以用来研究怎么种出更水灵的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