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ōu dīng bá xiē
成语解释:抽:拔出;楔:楔子。抽去钉子,拔出木楔。比喻彻底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台平田普岸禅师》:“济心语曰:‘欲观前人,先观所使。’便有抽钉拔楔之意。”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解疑
繁体字形:抽釘拔楔
英文翻译:Pulling nail and wedge
抽:1.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从信封里抽出信纸。抽不出身来。2.从中取出一部分:抽查。我们单位抽了五名同志支援边疆建设。3.(某些植物体)长出:抽芽。谷子抽穗。4.吸:抽烟。池塘里的水已经抽干了。5.收缩:这件衣服刚洗一水就抽了不少。6.打(多指用条状物):抽陀螺。鞭子一抽,马就跑了起来。7.用球拍猛力击打(球):抽杀。把球抽过去。
钉:[dīng]1.钉子:铁钉。2.紧跟着:在他后面紧钉着。3.督促;催问:钉问。4.同“盯”。[dìng]1.把钉子或楔(xiē)子打进他物;用钉子等把东西固定起来:钉钉(dīng)子。钉窗户。2.一种缝纫方法。用针线将扣子等固定住:钉扣子。
拔:1.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剑。拔刺。拔了一颗牙。拔了祸根。2.吸出(毒气等):拔毒。拔火。拔罐子。3.挑选(多指人才):选拔。4.向高提:拔嗓子。5.超出;高出:海拔。出类拔萃。6.夺取;攻克(据点、城池等):连拔敌军三个据点。7.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8.姓。
楔:填充器物的空隙使其牢固的木片、木钉等。
“抽钉拔楔”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换个角度看,它其实就是“解决问题要抓关键”。比如办公室里饮水机坏了,大家光抱怨没水喝,小李却直接检查电源插座,发现插头松了——这一下就找到了症结,这不就是“抽钉拔楔”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解决问题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它强调像拔出钉子那样精准定位阻碍,而不是在表面打转。就像邻居张叔修自行车时,车胎总漏气,他先是用胶水反复补外层,后来才发现是车圈内侧有根铁丝扎进了内胎。找到那个隐藏的“楔子”,问题才迎刃而解。
工作中这种思维尤其重要。记得去年团队项目卡在进度上,有人提议加班,有人要增加预算。后来项目经理发现是设计部与研发部的需求文档格式不统一,导致反复返工。统一模板后效率立刻提升,这种从混乱中揪出核心矛盾的智慧,正是“抽钉拔楔”的现实演绎。
有人疑惑:“为什么人们常忽略关键问题?”或许因为寻找“钉子”需要跳出惯性思维。就像解一团乱毛线,与其胡乱拉扯,不如找到线头的位置。上周朋友创业受挫,原以为是产品不够好,后来发现是客户定位模糊。调整目标人群后,转化率明显提升——原来真正的“楔子”藏在认知盲区里。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当代的价值更在于提醒我们“少做无用功”。见过太多人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比如熬夜改十版方案却从不核实客户真实需求。真正的破局者往往像老木匠那样,工具箱里最常用的不是锤子,而是能找准受力点的拔钉器。
下次遇到棘手情况时,不妨先停下手里的活,像侦探找线索那样问自己:“如果只能解决一个问题,哪个改动能让其他环节自动理顺?”这种思考方式,或许就是“抽钉拔楔”留给我们最实用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