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ǔ
  • cu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ā xiǔ cuī kū

成语解释:同“摧枯拉朽”。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毫不费力地摧毁

繁体字形:拉朽摧枯

英文翻译:Pulling away the old and destroying the old

拉朽摧枯的意思

拉:[lā]1.用力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着自己移动:拉锯。拉纤。把车拉过来。2.用车载运:平板车能拉货,也能拉人。3.带领转移(多用于队伍):把二连拉到河那边去。4.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拉胡琴。拉手风琴。5.拖长;使延长:拉长声音说话。快跟上,不要拉开距离!6.拖欠:拉亏空。拉下不少账。7.抚养:他母亲很不容易地把他拉大。8.帮助:人家有困难,咱们应该拉他一把。9.牵累;拉扯:自己做的事,为什么要拉上别人?10.闲谈:拉话。拉家常。11.排泄(大便):拉屎。拉肚子。[lá]刀刃与物件接触,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使物件破裂或断开;割:把皮子拉开。手上拉了个口子。“剌”[lǎ]见〖半拉〗、[là]同“”(là)。

朽:1.腐烂:腐朽。2.衰老:老朽。

摧:折断;破坏:摧折。摧毁。无坚不摧。

枯:1.(植物等)失去水分:枯萎。枯槁。枯草。枯骨。2.(井、河流等)变得没有水:枯井。海枯石烂。3.肌肉干瘪:枯瘦。4.没有生趣;枯燥:枯坐。5.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枯。茶枯。麻枯。6.姓。

成语评论

拉朽摧枯”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抽象?其实它描述的是“用很小的力气就能摧毁腐朽、衰败的事物”。比如:“这家公司内部管理混乱,新上任的CEO只用三个月就完成了重组,真如拉朽摧枯般利落。”这里想表达什么?核心问题来了:为什么用“拉朽摧枯”而不用其他词?因为这个成语既点明了对象本身的脆弱性(像枯木烂墙),又凸显了行动者的果断高效。

再举个贴近生活的例子:“疫情期间,许多传统行业被迫转型,直播带货模式像拉朽摧枯一样打破了原有的销售逻辑。”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拉朽摧枯”是褒义还是贬义?其实它本身是中性词,关键看语境。比如用在“反腐行动拉朽摧枯般清除了贪腐网络”就是积极评价,而“资本巨头的垄断行为拉朽摧枯般碾压小商户”就带有批判意味。

我观察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新旧交替的关键节点。比如科技领域:“5G技术的普及,正在以拉朽摧枯之势改变我们的通信方式。”这里既有对旧技术的淘汰,也包含对未来的期待。不过要注意的是,个人观点提醒:使用时要避免陷入“唯快不破”的思维定式——有些变革需要循序渐进,不是所有场景都适合“摧枯拉朽”式的改变。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个人成长场景:“他用了两年时间拉朽摧枯般地改掉了拖延症,现在每天早起读书健身。”这里既展示了改变的决心,也暗示旧习惯如同枯木般容易折断。但也要注意,持续性的改变不能只靠爆发力,更需要建立新习惯来替代旧模式。

最后看个反向案例:“试图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家庭矛盾,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毕竟感情问题不像拉朽摧枯那么简单。”这个反例恰好说明,成语的使用场景存在边界。当面对需要细腻处理的关系时,过于强调“摧枯拉朽”反而可能造成伤害。这提醒我们:工具本身没有对错,关键在于是否用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