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āi shǒu chēng kuài
成语解释:拍着手喊痛快。形容人们因正义得到伸张;公愤得到消除时高兴愉快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说起他死得可怜,无不垂涕。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手称快。”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补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拍手稱快
英文翻译:clap hands for joy
拍:1.用手掌打:拍击。拍掌。拍抚。拍案叫绝。2.浪涛冲击:拍岸。3.拍打东西的用具:拍子(亦是计算乐音长短的单位)。4.乐曲的节奏:拍节。5.摄影:拍摄。拍照。拍片子。6.发出:拍发。拍电报。7.阿谀,巴结:拍马屁。吹吹拍拍。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称:[chēng]1.叫;叫做:自称。他足智多谋,人称智多星。队员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队长。2.名称:简称。俗称。3.说:称快。称便。连声称好。4.赞扬:称叹。称赏。称许。5.姓。6.测定重量:把这袋米称一称。7.举:称觞祝寿。[chèn]适合;相当:称体。称心。对称。匀称。[chèng]同“秤”。
快:1.速度高;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短(跟“慢”相对):快车。快步。又快又好。他进步很快。2.快慢的程度:这种汽车在柏油路上能跑多快?3.赶快:快来帮忙。快送医院抢救。4.快要;将要:你再等一会儿,他快回来了。他从事教育工作快四十年了。5.灵敏:脑子快。眼疾手快。6.(刀、剪、斧子等)锋利(跟“钝”相对):菜刀不快了,你去磨一磨。7.爽快;痛快;直截了当:快人快语。8.愉快;高兴;舒服:快感。拍手称快。大快人心。9.旧时指专管缉捕的差役:捕快。马快。10.姓。
“拍手称快”这个成语,大家可能都听过,但它到底用在什么场景里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区里有个总爱高空抛物的邻居,多次沟通无效后,物业终于通过监控找到证据并报警处理。消息传开,居民们纷纷拍手称快:“可算解决这个安全隐患了!”这种痛快感,是不是特别容易引起共鸣?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个成语总用来形容“群体情绪”?其实关键在于“称快”二字——只有当一件事触动了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或价值观时,人们才会不约而同用掌声表达支持。比如某地破获特大诈骗案,追回老百姓的血汗钱,新闻评论区里刷屏的“拍手称快”,本质上是对社会公平的集体期待。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们对“因果报应”的朴素认知。记得去年某明星偷税漏税被曝光,网友们的反应堪称经典案例。有人调侃说:“前脚还在综艺里立正能量人设,后脚就被罚到倾家荡产,这剧情反转得让人忍不住拍手称快。”这种戏剧化的对比,恰好说明成语的生命力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个人觉得,现代人用“拍手称快”时还多了层幽默意味。同事讲过个趣事:部门里爱推诿责任的同事接手重要项目,结果自己搞砸了。虽然大家表面安慰,私下却偷偷拍手称快:“早该让他尝尝自己种的苦果。”这种略带调侃的使用方式,反而让成语更贴近当代人的表达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拍手称快”并不等同于幸灾乐祸。它的核心在于公理得到彰显,而非单纯看他人的失败。就像看到污染企业被重罚、抄袭论文被撤稿,人们的掌声里包含着对规则和底线的守护意识。这种集体情绪的背后,其实藏着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力。
下次遇到值得叫好的事情时,不妨观察周围人的反应。那些此起彼伏的掌声和叫好声,或许正是“拍手称快”最生动的注解——它不仅是语言的传承,更是群体价值观的即时反馈。当这样的场景反复出现,或许正说明我们的社会始终在寻找某种向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