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á dì cān tiān
成语解释: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成语出处:郭沫若《春天的信号》:“虽然只是一根嫩苗,只要它不遭遇斧斤,我们可以预言,它一定会拔地参天。”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气势宏伟
繁体字形:拔地參天
英文翻译:tall and spreading
拔:1.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剑。拔刺。拔了一颗牙。拔了祸根。2.吸出(毒气等):拔毒。拔火。拔罐子。3.挑选(多指人才):选拔。4.向高提:拔嗓子。5.超出;高出:海拔。出类拔萃。6.夺取;攻克(据点、城池等):连拔敌军三个据点。7.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8.姓。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参:[cān]1.加入在内:参加。参与。参政。参赛。参议。2.相间,夹杂:参杂。参半。3.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参考。参照。参省(xǐng)(检验省察)。参看。参阅。参检。4.探究,领悟:参悟。参透。参破。参禅。5.旧指下级进见上级:参见。参拜。6.弹劾,向皇帝告状:参奏。参劾。参革。[shēn]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参商(“参星”和“商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参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参星酉时现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2.中药名:人参。党参。[cēn]〔参差(cī)〕长短不齐,如“参差(cī)不齐”、“参差(cī)错落”。[sān]古同“叁”,三的大写。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说到“拔地参天”这词儿,你可能会先想到啥?嘿,反正我脑子里立马蹦出那种直插云霄的高楼或者古树。比如:“站在上海中心大厦脚下抬头望,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真有种拔地参天的震撼感。”你看,这不就是形容事物又高又稳,还带着一股子气势嘛!
有人可能纳闷了:“这成语和‘高耸入云’有啥区别?”哎,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其实啊,“拔地参天”更强调从地面“拔”起来的过程,像是有股力量硬生生把东西顶到天上,比如:“黄山那几棵千年迎客松,根扎得深、枝干遒劲,活脱脱就是拔地参天的自然奇迹。”而“高耸入云”嘛,更像单纯描述高度,少了一点动态的劲儿。
话说回来,这成语可不光能用在实物上。比如聊到某个企业突然崛起,咱也能说:“这家公司五年内从初创团队做到行业龙头,简直是商业版的拔地参天!”你看,这么一比喻,是不是立马画面感拉满?
个人觉得啊,这种带点“暴力美学”的成语特别带劲儿。就像看武侠小说里主角突然打通任督二脉,哗一下功力暴涨——拔地参天的过程本身就自带戏剧性。不过话说回来,现实里哪有那么多一夜冲天?背后多半是厚积薄发,你品,你细品。
最后提一嘴,下次看到那种“脚踩大地、头顶蓝天”的景物,不妨多瞅两眼。无论是钢筋水泥的摩天楼,还是深山老林的参天树,里头都藏着“拔地参天”这个词最生动的注解。这大概就是汉语的魅力,四个字能装下一整幅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