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ō
  • nán
  • xi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uō nán xié nǚ

成语解释:拖:牵引;挟:夹在胳膊下。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吓得城外各关厢人等,拖男挟女,顾不得家私,都往州城中走。”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生活负担重

繁体字形:拖男挟女

英文翻译:Drag a man into a woman

拖男挟女的意思

拖:1.拉着物体使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拖船。拖地板。火车头拖着十二个车皮。2.在身体后面耷拉着:拖着辫子。拖着个尾巴。3.拖延;延续:拖时间。这件工作拖得太久了。声音拖得很长。4.牵制;牵累:拖累。拖住敌人。5.姓。

男:1.男性。与“女”相对:男女平等。男演员。2.儿子:长(zhǎng)男。3.男爵,古代贵族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最末一等。

挟:[jiā]同“”(jiā)[xié]心里怀着(怨恨等):挟嫌。挟恨。挟仇陷害。

女:[nǚ]1.女性,女子,女人,妇女:女士。女工。男女平等。2.女儿:一儿一女。3.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rǔ]文言代词,你:女等。女将何往?

成语评论

提到“拖男挟女”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古代逃难或迁徙的画面。说白了,它就是形容一家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一起行动的场景。比如:“战乱时期,百姓拖男挟女,背着家当往山里躲。”这种画面感是不是挺强的?

有人问:“这成语只能用在逃难的情景里吗?”其实不然。比如现代人搬家时,全家出动整理物品、搬箱子,也能用“拖男挟女”来形容。上次我帮朋友搬家,他们一家三口连五岁的孩子都在递毛巾,可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这个成语的核心其实在“共同承担”四个字。无论是古代面对天灾人祸,还是现代处理生活琐事,它传递的始终是家庭成员相互扶持的力量。就像疫情期间,很多家庭一起研究做饭、上网课,不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拖男挟女”吗?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藏着古人的生存智慧。过去没有快递和搬家公司,遇到大事只能靠人力协作。现在虽然方便了,但家人共同完成一件事的亲密感反而更珍贵。记得小时候全家大扫除,我妈擦窗、我爸拖地、我擦桌子,那种热闹劲儿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换个角度看,“拖男挟女”其实反映了中国人对家庭凝聚力的重视。与其说它是个历史词汇,不如说是跨越时代的提醒——再小的个体,在家人相伴时也会变得更有力量。就像我常跟朋友说的:遇到困难别总想单打独斗,有时候全家齐上阵,事情反而简单多了。

最后想说的是,生活中未必真有需要“拖男挟女”的紧急时刻,但那些全家人齐心协力的日常片段,或许才是这个成语在当代最温暖的存在方式。毕竟,能互相搭把手的日子,才是最踏实的。

"拖男挟女"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