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én
  • lú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ǐ rén bì yú qí lún

成语解释:拟:比拟;伦:同类。指比拟某人或某事,一定要用同类或同等的人和事物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下》:“拟人必于其伦。”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或写作等

繁体字形:儗人必于其倫

英文翻译:Personification must be based on its ethics

拟人必于其伦的意思

拟:1.起草;设计:拟稿。拟方案。2.打算:拟采纳。3.模仿:模拟。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必:1.必定;必然:我明天三点钟必到。不战则已,战则必胜。2.必须;一定要:事必躬亲。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必有一定的条件。3.姓。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伦:1.人伦:伦常。伦理。五伦。天伦。2.条理;次序:伦次。3.同类;同等:不伦不类。比拟不伦。英勇绝伦。4.姓。

成语评论

拟人必于其伦”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比喻或比较事物时,要选对“同类对象”,否则会闹笑话。比如你想夸人聪明,可以说“他像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但如果硬说“他像猴子一样机灵”,对方可能反而觉得被冒犯——毕竟拿人和动物直接类比,容易引发歧义。

有人可能会问:“不就是打个比方吗?有必要这么较真吗?”其实不然。这个成语的核心在于强调逻辑的合理性。比如公司开会时,老板说:“我们要像蚂蚁搬家一样团结协作。”蚂蚁的协作模式虽然高效,但本质是本能驱动;而人类团队合作需要主动性、创造力,两者底层逻辑完全不同。强行类比,反而会模糊问题的本质。

举个例子更直观:假设你想分析两位画家的艺术风格。如果拿齐白石和梵高作比较,虽然时代不同、画风迥异,但都属于绘画艺术范畴,这种比较就有讨论价值;但如果硬要拿画家和短跑运动员比“创作速度”,就像用温度计量身高——完全不在一个维度,得出的结论自然站不住脚。

我观察到,现代社会中这种现象反而更常见。比如社交媒体上常看到“经营婚姻要像经营公司”“养育孩子要像管理项目”之类的说法。乍听有道理,实则忽略了个体差异和情感维度。婚姻需要情感投入,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育儿是生命教育,项目管理注重流程规范——生搬硬套的类比,反而可能让人走入误区。

那么如何用好这个成语的智慧呢?关键在“找对坐标系”。比如讨论学习方法时,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比作建筑结构:数学像钢筋水泥的骨架,语文如雕梁画栋的装饰,这种同类事物的类比既能帮助理解,又不会偏离本质。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暗合了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理论”——用已知结构理解新事物时,必须确保基础框架的适配性。

最后想说的是,这个古老成语在数字时代反而焕发新生。当我们面对海量信息时,更需要警惕“乱比较”带来的认知偏差。下次遇到“XX相当于YY界的XXX”这类说法时,不妨多问一句:他们真的是同类事物吗?这个思考过程本身,就是避免思维陷阱的重要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