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ō yún liáo yǔ
成语解释: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成语出处:元 刘致《一枝花 罗帕传情》套曲:“用一张助才情砑粉泥金纸,写就那诉离情拨云撩雨词。”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用于男女间的挑逗
繁体字形:撥雲撩雨
英文翻译:Stir clouds and rain
拨:1.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拨门。拨船。拨开云雾。2.分出一部分发给;调配:拨粮。拨款。拨两个人到锻工车间工作。3.掉转:拨头便往回走。4.用于成批的人或物:工人们分成两拨儿干活儿。大家轮拨儿休息。
云: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5.姓。
撩:[liáo]撩拨:撩逗。春色撩人。一番话撩得他动心了。[liāo]1.把东西垂下的部分掀起来:撩起帘子。把头发撩上去。2.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先撩些水然后再扫地。
雨:[yǔ]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哎呦,这成语“拨云撩雨”听起来有点江湖气,对吧?说白了,它原本形容说话做事绕弯子,不直奔主题,但后来也常用来比喻故意制造麻烦或者挑动情绪。举个例子:公司会议上,老张明明可以直接提建议,非得先“拨云撩雨”地扯半小时行业趋势,急得隔壁小王直搓手。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成语用起来会不会显得阴阳怪气?嘿,问得好!其实关键看场景。比如朋友间开玩笑说“你这人咋老爱拨云撩雨”,可能带点调侃;但要是用在正式报告里批评同事,那可真得掂量掂量了。
话说前两天我碰见个有意思的事。菜市场里张大妈跟李大爷因为三毛钱菜价掰扯,旁边看热闹的王婶突然插话:“您二位这拨云撩雨的功夫,都能上春晚说相声了!”这话一出,围观群众全乐了——你看,用对场合反而能化解矛盾,这成语还真是把双刃剑。
要我说啊,现代人说话讲究效率,“拨云撩雨”这招确实得慎用。不过换个角度看,文学创作里要是加点这种手法,反而能让故事更有层次感。就像炖汤得小火慢熬,直接倒开水那叫泡面,对吧?
最后提个醒,这成语和“拐弯抹角”算近亲,但味道不太一样。“拐弯抹角”偏中性,而“拨云撩雨”总带着点故意为之的狡黠劲儿。下次写文章想加点调料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保准能让文字多点老江湖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