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chén dǎo gù
成语解释:因袭陈词滥调。
成语出处: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三》:“观其妙趣天得,自成一家,不肯拾陈蹈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拾陳蹈故
英文翻译:Pick up the old and repeat the old
拾:[shí]1.从地上捡起东西:拾麦穗儿。2.整理:拾掇。3.数目“十”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shè]轻步登上:拾级而上。
陈:1.安放;摆设;排列:陈设。2.叙述;说明:条陈。详陈。3.时间久的;旧的:推陈出新。4.周朝国名(?—前478)。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亳州一带。为楚所灭。5.朝代名。南朝之一(557—589)。陈霸先灭萧梁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为隋所灭。6.古又同“阵(zhèn)”。
蹈:1.践踏;踩:赴汤蹈火。重蹈覆辙。循规蹈矩。2.跳动:舞蹈。手舞足蹈。
故:1.事情;事故:细故。变故。2.缘故;原因:无故缺勤。不知何故。3.故意;有意:故作镇静。明知故犯。4.所以;因此:因大雨,故未如期起程。5.姓。6.原来的;从前的;旧的:故址。故乡。依然故我。7.朋友;友情:亲故。沾亲带故。8.(人)死亡:病故。染病身故。父母早故。
“拾陈蹈故”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用起来可接地气了。比如公司开会时,老张总爱提“按去年的方案做准没错”,同事小王却忍不住吐槽:“咱们年年拾陈蹈故,客户都要跑光了!”这时候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人明知道守旧不好,还总想按老规矩办事?其实啊,习惯就像穿了十年的旧拖鞋,虽然破,但踩着舒服。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更直观。朋友小美坚持用传统账本记账,手机App再方便也不用。问她为啥,她说:“表格填习惯了,改起来麻烦。”可上个月她漏记了笔重要支出,这才承认:“拾陈蹈故真是耽误事儿。”你看,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安全感作祟——人们总把“熟悉”错当成“正确”。
不过要我说,守旧也不全是坏事。去年帮老家设计民宿时,我们故意保留了青砖灰瓦的外墙结构,结果游客都说“这才有古村韵味”。这就引出个新思考:什么时候该创新,什么时候该守旧?关键得看场景价值——老房子留外壳是文化传承,但内部的智能卫浴必须更新,这样既保留特色又不失舒适。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菜市场大妈们用二维码收钱比年轻人还溜。这说明什么?只要给够动力和便利,谁都不愿真当“拾陈蹈故”的人。就像我姑妈,以前总说“手机支付不安全”,自从发现能自动记账后,现在连买根葱都要扫码。可见破除守旧思维,关键要让人尝到改变的甜头。
最后分享个观察:那些总说“从来如此”的人,多半没试过新方法。上周公司实习生用AI做了份市场分析,数据维度比传统报告多三倍。所以说啊,与其争论守旧对不对,不如先迈半步试试新路子。就像老话说的,鞋子合不合脚,总得伸脚进去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