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á yún zhuō yuè
成语解释:形容才能本领非常高。
成语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6回:“就说出拿云捉月的手段,便就三言两语耸动冯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宾语;指为人处世
繁体字形:拿雲捉月
英文翻译:highly talented
拿:1.用手或用其他方式抓住、搬动(东西):他手里拿着一把扇子。把这些东西拿走。2.用强力取;捉:拿下敌人的碉堡。拿住一个小偷。凭他多年的教学经验,这门课他拿得下来。3.掌握:拿权。拿事。这事儿你拿得稳吗?4.刁难;要挟:这件事谁都干得了,你拿不住人。5.装出;故意做出:拿架子。拿腔作势。6.领取;得到:拿工资。拿一等奖。7.强烈的作用使物体变坏:这块木头让药水拿白了。碱搁得太多,把馒头拿黄了。8.引进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意思跟“用”相同:拿尺量。拿眼睛看。拿事实证明。9.引进所处置或所关涉的对象:别拿我开玩笑。
云: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5.姓。
捉:1.握;抓:捉笔。捉襟见肘。2.使人或动物落入自己的手中:捕捉。活捉。捉拿。捉贼。猫捉老鼠。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拿云捉月”这个成语听起来挺玄乎,到底啥意思呢?咱们先看个例子:小明总说要在三年内成为国际巨星,却连声乐课都不去上,这分明是拿云捉月嘛!这里用云和月亮比喻虚无缥缈的目标,说明光说不练的毛病。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云和月来作比喻?其实古人早就发现,站在地面的人再怎么伸手,也碰不到天上的东西。比如唐代诗人李贺写“少年心事当拿云”,本意是赞美志向高远,但到了今天,这个成语反而带点调侃——就像有人天天喊着要“改变世界”,却连PPT都没动手做。
再看个职场案例:小美刚毕业就要求年薪百万,还要公司配专车接送。老板听完直摇头:“年轻人有目标是好事,但咱们得先脚踏实地啊。”这就是典型的拿云捉月式思维——把预期架在现实根本够不着的高度。
这时候问题来了:追求远大理想有错吗?当然不是!关键在于有没有配套的行动计划。就像爬山的人不会一步跨到山顶,而是会找登山道、带补给品。比如创业者老王,他把“做行业龙头”的目标拆解成季度营收目标,今年先搞定区域市场,这就比空喊口号实在多了。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提醒我们“仰望星空”和“低头看路”的平衡。去年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非要把每个视频都拍成电影级制作,结果三个月才更新一次,粉丝全跑光了。后来他改成手机直拍+干货分享,账号反而做起来了——你看,放下对“完美月亮”的执念,或许能抓到更实在的云彩。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宋代文豪苏轼早就悟透了这个道理。他在《赤壁赋》里写“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转头却又说“物与我皆无尽也”,这种既向往崇高又接纳现实的心态,或许才是应对拿云捉月困境的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