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áng
  • z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á táng zuò cù

成语解释:摆架子,装腔作势。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这会子替奶奶办了一点子事,况且关会着好几层儿呢,就这么拿糖作醋的起来,也不怕人家寒心?”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兼语式;作谓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拿鎕作醋

英文翻译:put on airs purposely

拿糖作醋的意思

拿:1.用手或用其他方式抓住、搬动(东西):他手里拿着一把扇子。把这些东西拿走。2.用强力取;捉:拿下敌人的碉堡。拿住一个小偷。凭他多年的教学经验,这门课他拿得下来。3.掌握:拿权。拿事。这事儿你拿得稳吗?4.刁难;要挟:这件事谁都干得了,你拿不住人。5.装出;故意做出:拿架子。拿腔作势。6.领取;得到:拿工资。拿一等奖。7.强烈的作用使物体变坏:这块木头让药水拿白了。碱搁得太多,把馒头拿黄了。8.引进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意思跟“用”相同:拿尺量。拿眼睛看。拿事实证明。9.引进所处置或所关涉的对象:别拿我开玩笑。

糖:1.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是人体内产生热能的主要物质,如葡萄糖、蔗糖、乳糖、淀粉等。也叫碳水化合物。2.食糖的通称。3.糖果:奶糖。水果糖。

作:[zuò]1.劳动;劳作:精耕细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枪声大作。3.写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装:作态。装模作样。5.当作;作为:过期作废。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自作自受。7.同“”。[zuō]作坊:小器作。

醋:1.含有醋酸的调味品。有酸味,一般用米、高粱作原料发酵制成。也可用酒或酒糟发酵制成。2.嫉妒(多指在男女关系上):吃醋。

成语评论

拿糖作醋”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咱们先拆解字面意思:糖是甜的,醋是酸的,明明手里有糖却偏要假装倒醋。比喻什么呢?就是明明有好处却故意装模作样,或者得了便宜还卖乖。比如同事帮你争取到项目奖金,你却说“这钱拿着烫手”,其实心里美滋滋——这就是典型的拿糖作醋

有人可能会问:这跟“得了便宜还卖乖”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表演性。比方说朋友送你演唱会门票,你嘴上说“哎呀太破费了”,转头就发朋友圈晒票根,这种带着炫耀的推辞才算拿糖作醋。关键在“作”这个动作,就像戏台上甩水袖,得让人看出你在演。

最近在超市遇到个真实案例:促销员使劲推荐新品蜂蜜,大妈边尝边说“太甜了齁嗓子”,手上却往购物车里放了六瓶。旁人看着好笑,但谁没当过这样的“戏精”呢?生活中适度拿糖作醋其实是种润滑剂,就像拒绝长辈塞红包时的客套,透着中国人特有的含蓄劲儿。

不过要注意分寸感。上次同学聚会,小李明明升职加薪,偏要唉声叹气说“工资都不够还房贷”,结果全场冷场。这种过度拿糖作醋就像往酸辣汤里猛加糖,味道就变怪了。我总觉得,真诚还是人际交往的底色,偶尔调味可以,别把生活过成连续剧。

观察发现,00后年轻人反而不太玩这套。他们收礼物会直接说“好喜欢”,被夸奖就大方说谢谢。这种变化挺有意思,或许随着代际更替,拿糖作醋会慢慢变成词典里的时代注脚。但不管怎样,语言就像流动的河,重要的是用得合时宜、有温度。

拿糖作醋的造句

  1. 造句 大家都是同学,何必拿糖作醋呢?
  2. 造句 悟空拿糖作醋故意道,“你也是偷偷溜出来的,要不要老孙在佛祖跟前给你打打圆场?”。
  3. 造句 矫揉造作拿糖作醋拿腔做势寻死觅活。
  4. 造句 我可不愿拿糖作醋整天绷着劲做那个酸样子。
  5. 造句 程咬金拿糖作醋,要得就是这个结果。
  6. 造句 云中子见八戒嘴脸变化如此之快,一时心血来潮想逗逗八戒,故意拿糖作醋道:“但不知尊佛还找不找玉帝告小神的状了?”。

"拿糖作醋"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