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í lùn gōng yǔn
成语解释: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或说话等
繁体字形:持論公允
英文翻译:make impartial comments or statements
持:1.拿着;握着:持枪。2.保守住:维持。持久。3.掌握;料理:主持。勤俭持家。4.挟制:挟持。胁持。5.对抗:相持不下。
论:[lùn]1.分析和说明道理:评论。议论。2.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舆论。社论。历史唯物论。3.评定;看待:论罪。相提并论。4.介词。按照:论堆卖。论件计工。[lún]〔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允:1.允许:应允。不允。允诺。2.姓。3.公平;适当:允当。公允。平允。
哎哟喂,说到“持论公允”这成语,咱们得先掰扯清楚它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说话办事不偏不倚,像天平似的两头都摆平。举个栗子啊,老张在公司会议上讨论项目方案,既没捧着自己团队的功劳猛吹,也没抓着其他部门的失误不放,反而把双方优缺点都捋了一遍——这不就是典型的“持论公允”嘛!
那有人要问了:“这成语用起来会不会显得太严肃?”害,其实不然。你比如小红跟闺蜜聊明星八卦,明明自己是铁杆粉丝,还能客观分析偶像演技的短板,顺带夸两句对家新人的进步。这时候旁边人绝对得竖大拇指:“行啊姐妹,持论够公允!”
不过话说回来,真要做到这点有多难?咱就拿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打个比方。网上吵得不可开交的男女主CP粉和事业粉,要是有人能跳出立场说句:“男主创业线确实拍得扎实,但感情戏的细节处理确实仓促了”,这种既肯定成绩又不回避问题的态度,保准能让两边都消停会儿。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持论公允”教科书?
依我看呐,这成语放现在尤其金贵。信息爆炸的时代,多少人说话就跟开机关枪似的只顾输出观点。要是大伙儿都能在发表看法前,先深吸口气把正反两面都掂量掂量,网络环境指不定能清爽多少倍。就像老话说的,理越辩越明,但前提得是大家伙儿都愿意端平那碗水。
最后唠句实在的,持论公允可不是让人当墙头草。它讲究的是在充分了解事实的基础上,既守住原则底线,又能换位思考。好比说评历史人物,既不能因为功绩掩盖过错,也不能抓着错误全盘否定——这种平衡的艺术,才是真正考验智慧的地方。各位看官觉得在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