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à yìn xuán pái
成语解释:悬:挂。高挂官印、告牌(旧时官府用以喻示下级或百姓的告示牌)。指担任官职。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担任官职
繁体字形:掛印懸牌
英文翻译:Hang up
挂:1.借助于绳子、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的一点或几点:挂钟。把大衣挂在衣架上。墙上挂着一幅世界地图。一轮明月挂在天上。2.(案件等)悬而未决;搁置:这个案子还挂着呢。一时不好处理的问题先挂起来。3.把话筒放回电话机上使电路断开:电话先不要挂,等我查一下。4.指交换机接通电话,也指打电话:请你挂总务科。给防汛指挥部挂个电话。5.钩:钉子把衣服挂住了。6.(内心)牵挂:他总是挂着家里的事。7.(物体表面)蒙上;糊着:衣服上挂了一层尘土。瓦器外面挂一层釉子。脸上挂着笑。8.登记:挂失。挂一个号。9.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一挂四轮大车。十多挂鞭炮。
印:1.图章,戳记: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2.痕迹: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3.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4.彼此符合:印证。心心相印。5.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6.姓。
悬:1.吊、挂在空中:悬空。2.没着落;没结果:悬案。3.距离远:悬殊。4.〈方〉危险:这件事真悬。5.牵挂:悬念。
牌:1.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的标志:门牌。路牌。牌子。牌匾。牌价。2.凭证:金牌。银牌。腰牌。3.产品的商标:名牌货。4.古代兵士在战争时或现代警察在驱散示威者时用来遮护身体的东西:盾牌。挡箭牌。5.娱乐或赌博用的东西:纸牌。扑克牌。麻将牌。6.神主、灵位或题着名字作为祭祀对象的木牌:牌位。7.词曲的调名:词牌。曲牌。牌子曲。
“挂印悬牌”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背后藏着一段古代官场文化。比如,小明在部门会议上突然说:“我决定‘挂印悬牌’了,这个项目负责人还是换人吧。”同事们面面相觑——原来他主动卸下了管理岗,只想专注技术工作。这成语原本指官员辞去职务,如今更多被用来形容主动让出权力或责任的行为。
有人可能会问:“这词和现代职场有什么关系?”举个真实案例:某公司高管王总在业绩巅峰期突然离职创业,面对媒体追问,他笑称自己不过是“挂印悬牌”。这里既保留了成语的历史韵味,又赋予其追求个人价值的新内涵。当我们在职业转折点选择急流勇退时,这个四字成语就成了最好的注脚。
有意思的是,“挂印悬牌”并非总是消极选择。就像邻居张阿姨退休后把社区志愿队交给年轻人,她说:“该挂印时就挂印,新人有新思路嘛。”这种主动传承的姿态,反而让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焕发现代生机。我常想,或许真正的担当,有时候恰恰体现在懂得何时放手。
当代年轻人对这个成语的演绎更有意思。朋友莉莉辞去银行工作开咖啡店,朋友圈配文写着:“今日挂印悬牌,明日手冲拿铁。”这种幽默的自嘲背后,藏着对人生选择的清醒认知。当社会开始尊重多元价值,“挂印悬牌”不再代表失败,而是转向新赛道的勇气标志。
有个问题值得思考:为什么古人用“挂印”而不是直接说辞职?其实官印在古代象征着权力核心,将其悬挂起来的行为本身就有仪式感。就像现在交接工作时郑重其事地转交门禁卡,这种具象化的动作更能传递决心。这种语言智慧提醒我们:重要的决定需要匹配有分量的表达方式。
观察身边那些“挂印悬牌”的故事,发现个有趣现象:主动卸任者往往比被迫离职者更从容。就像老校长退休时亲手摘下办公室名牌,他说这块木牌要留给更适合的人。这种提前规划的人生姿态,或许正是成语穿越千年仍具生命力的关键——它教会我们在进退之间保持主动权。
当我们在职业发展或人生规划中面临选择时,不妨想想这个带着檀香味的成语。它不鼓动盲目坚持,也不推崇随意放弃,而是提醒我们:每个决定都该像悬挂官印那样慎重,但一旦想清楚,就该像摘下名牌那样果断。这种进退自如的智慧,或许才是当代人最需要的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