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āo
  • m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āo máo tì cì

成语解释:挑刺儿,挑剔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挑剔

繁体字形:挑毛剔刺

英文翻译:find fault

挑毛剔刺的意思

挑:[tiāo]1.担:挑水。2.选择:挑选。3.挑剔:挑毛病。4.扁担和它两端挂着的东西:货挑儿。5.量词。用于成挑的东西:一挑水果。[tiǎo]1.用细长的东西的一头把东西举起或弄起:挑帘子。2.用细长的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拨出:挑火(拨开炉灶的盖火,露出火苗)。挑刺。3.挑动:挑拨是非。4.一种刺绣方法。用针挑起经线或纬线,连针带线从底下穿过去,以构成花纹、图案等。5.也叫提。汉字的一种笔画,即“㇀”。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剔:1.从骨头上把肉刮下来:把骨头剔得干干净净。2.从缝隙里往外挑(tiǎo):剔牙缝儿。剔指甲。3.剔除:挑剔。把烂了的果子剔出去。4.汉字的笔画,即挑(tiǎo)

刺:[cì]1.用针或有尖的东西穿入:针刺。刺绣。2.尖锐像针的东西:鱼刺。扎了个刺。3.用剑刺。泛指杀伤或暗杀:刺杀。刺客。4.使某些感觉器官反应强烈:刺耳。刺鼻。5.用挖苦的话揭露人的短处:讥刺。6.侦察:刺探。7.名片:名刺。[cī]拟声词。快速摩擦或火线燃烧发出的声音:刺刺地直冒火星。

成语评论

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人吗?明明事情已经做得不错,对方却总爱揪着细节反复挑错。比如同事修改PPT时,非要把标题字号从32改成30,理由是“看起来更清爽”。这种过于关注细枝末节的行为,正是成语“挑毛剔刺”的生动写照。

---

问:为什么有人喜欢“挑毛剔刺”?其实这种习惯背后藏着两种心态:完美主义者追求极致,控制欲强的人需要通过纠错获得主导权。就像装修师傅坚持要把瓷砖缝隙对齐到毫米级,虽然结果确实更美观,但耗时可能翻倍。

---

记得刚工作时,我常被主管退回写着“的地得不分”的邮件。当时觉得委屈,现在想来,正是这些“挑刺”让我养成了严谨的写作习惯。适度的挑剔其实是种另类培养,就像园丁修剪枝叶,过程虽然痛苦,但能让树木长得更挺拔。

---

问:如何区分建设性意见和过度挑剔?关键在于是否给出解决方案。比如老师说“这篇作文立意新颖,要是段落过渡再自然些就更好了”,这就是有效反馈。但若只说“这段排版太难看”却不说明如何改进,就属于无效挑刺。

---

有趣的是,某些行业恰恰需要“挑毛剔刺”的专业精神。文物修复师用显微镜补全古画残缺的笔触,程序员逐行检查代码中的标点符号,这些精细操作反而创造了巨大价值。可见关键不在是否挑剔,而在于为何挑剔、如何表达。

---

下次遇到爱挑刺的人,不妨试试“三明治沟通法”:先肯定对方的细致观察,再说出自己的实际困难,最后邀请TA共同完善。就像处理客户投诉时,先说“您指出的问题确实存在”,再解释客观限制,最后商量折中方案,往往能化解僵局。

---

说到底,人与人相处就像合奏交响乐。既要允许指挥家挑剔音准,也要包容乐手的即兴发挥。把握好“较真”与“包容”的平衡点,我们才能在细节与效率之间找到最美的和声。

"挑毛剔刺"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