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ī mù tǔ cān
成语解释:谓礼贤下士。
成语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揮沐吐飱
英文翻译:Spit and bathe
挥:1.摇动;舞动:挥手。挥舞。挥刀。2.拂去;抹掉:挥汗。3.抛出;散出:挥金如土。挥发。
沐:1.洗头发,也泛指洗涤:沐浴。栉风沐雨。2.借指蒙受:沐恩。3.姓。
吐:[tǔ]1.使东西从嘴里出来:吐核儿(húr)。吐痰。2.从口儿或缝儿里长出来或露出来:吐穗儿。吐絮。蚕吐丝。3.说出来:谈吐。吐露。吐字。吐实情。[tù]1.(消化道或呼吸道里的东西)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呕吐。吐血。上吐下泻。2.比喻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
餐:1.吃(饭):聚餐。野餐。2.饭食:午餐。西餐。3.一顿饭叫一餐:一日三餐。
有人问:“挥沐吐餐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文雅的,但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它源自周公的故事,形容人为了接待贤士,连洗头和吃饭都顾不上——字面意思是“甩掉洗头水,吐出口中饭”,比喻对人才的极度重视。例如:“公司老板为了争取顶尖工程师,连续三天推掉会议,亲自陪对方考察工厂,真有点挥沐吐餐的劲儿。”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夸张’的态度吗?”举个生活中的例子:部门主管正在处理紧急项目,但听说实习生对方案有独特想法,立刻放下手头工作认真倾听。这种行为看似耽误时间,实则传递了“每个声音都值得被重视”的信号,反而能激发团队凝聚力。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现代职场中的时间管理悖论。很多人抱怨“没空沟通”,但真正高效的管理者往往像挥沐吐餐那样,把“与人连接”放在优先级。我曾见过技术总监在代码评审会中途暂停会议,只为接听基层员工的建议电话——这种姿态比任何口号都更能建立信任。
有人问:“如果对方不是人才,还要这样对待吗?”这里藏着成语的深层智慧:所谓“贤士”未必是顶尖专家。比如客服人员临时反馈系统漏洞,项目经理立即停下手头PPT制作,召集技术团队排查。这种对普通岗位反馈的重视,本质上也是挥沐吐餐精神的现代化用。
反观那些总说“等我有空再说”的人,往往陷入越忙越孤独的怪圈。就像朋友聚餐时不停刷手机的领导,表面上节约了五分钟,实际上错失了团队献计献策的机会。挥沐吐餐提醒我们:真正的效率不在于完成多少事,而在于抓住多少关键连接点。
下次遇到“忙到没空理人”的情况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不是在提倡无休止的自我牺牲,而是启发我们建立一种思维惯性:当重要的人或事出现时,愿意暂时打破原有节奏。这种灵活性与尊重的平衡,或许正是古今相通的处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