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āi
  • mén
  • ā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āi mén āi hù

成语解释:挨:按照顺序。按照住户的顺序一家也不漏。同“挨门逐户”。

成语出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六章二:“她心生一计,挨门挨户问人家要不要水。”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状语、定语;形容不漏掉一户

繁体字形:挨門挨户

英文翻译:from door to door

挨门挨户的意思

挨:[āi]1.靠近;紧接着:他家挨着工厂。学生一个挨一个地走进教室。2.顺着(次序):把书挨着次序放好。挨门挨户地检查卫生。[ái]1.遭受;忍受:挨饿。挨了一顿打。2.困难地度过(岁月):苦日子好不容易挨过来了。3.拖延:他舍不得走,挨到第二天才动身。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挨:[āi]1.靠近;紧接着:他家挨着工厂。学生一个挨一个地走进教室。2.顺着(次序):把书挨着次序放好。挨门挨户地检查卫生。[ái]1.遭受;忍受:挨饿。挨了一顿打。2.困难地度过(岁月):苦日子好不容易挨过来了。3.拖延:他舍不得走,挨到第二天才动身。

户:1.门:门户。夜不闭户。2.人家;住户:户籍。专业户。3.门第:门当户对。4.户头:存户。账户。开户。5.用于家庭:全村有好几百户人家。6.姓。

成语评论

哎哟,你听说过“挨门挨户”这成语不?说白了,就是一家一户地走个遍,甭管是送快递还是查户口,总之得“扫楼式”搞定。比如社区阿姨挨门挨户通知打疫苗,那叫一个细致啊!你说,这成语到底有啥用?嘿,关键就是强调“不落一户”的认真劲儿呗!

举个例子,老王开个小吃店,为了宣传新品,硬是挨门挨户给街坊送试吃装。结果咋样?隔壁李大妈直接成了回头客,还拉着广场舞姐妹团来捧场。你看,这老办法虽然累,但胜在“面对面”的真诚感啊!

不过有人要问了:“现在都互联网时代了,挨门挨户是不是太老土了?”哎,这话不全对!就拿垃圾分类来说,去年咱们小区搞推广,志愿者挨家挨户教怎么分垃圾,比微信群发通知管用多了。毕竟有些老人家不玩手机,你懂的!

说到这儿,我倒是有点个人看法:挨门挨户这活儿吧,讲究的是“精准触达”。比如疫情期间的流调工作,工作人员必须挨家挨户排查,这可不是打电话能替代的。不过话说回来,要是能配上电子登记系统,效率肯定蹭蹭涨!

再举个反例,前阵子有个推销员在我家小区挨门挨户卖净水器,结果被物业当骗子拦下了。这说明啥?方法虽好,也得看场合嘛!要是换成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大家肯定笑脸相迎。所以说啊,挨门挨户这招,关键还得用得巧!

最后提一嘴,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上门服务太麻烦,宁愿点外卖也不愿开门。但要我说,有些事还真得靠“面对面”才能办成。下次要是见着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挨门挨户敲门,不妨递杯水问问有啥能帮忙的——说不定能听到意想不到的社区新鲜事呢!

挨门挨户的造句

  1. 造句 到了交水费的时候,村委会的人挨门挨户的在收缴收费。
  2. 造句 她一丈青大娘又跑遍沿河几个村落,挨门挨户乞讨零碎布头儿,给何满子缝了一件五光十色的百家衣。
  3. 造句 日本人进村了,他们丧失人性挨门挨户的掠夺我们的食物。
  4. 造句 社会实践课,我们组挨门挨户的去各个宿舍里推销小商品。
  5. 造句 这个年代的绿衣使者,不论辞风下雨,挨门挨户给人家送信,从来不耽误一天。
  6. 造句 我们全都被那个挨门挨户搞推销的人哄骗了.
  7. 造句 亲爱的外公,让我们明天就离开这个不幸的地方,挨门挨户乞讨着走路.
  8. 造句 挨门挨户你总是希望把最好的绝对左右。
  9. 造句 你对挨门挨户推销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10. 造句 他们在圣诞节时常去挨门挨户地唱圣诞颂歌。

"挨门挨户"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