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ō
  • xiù
  • xuān
  • qu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uō xiù xuān quán

成语解释:捋:拉起。揎:卷起袖子。拉起袖子,伸出拳头。形容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前后军兵紧相并,左右枪刀厩围定。捋袖揎拳挺盔顶,破步撩衣扯剑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准备动武

繁体字形:捋袖揎拳

英文翻译:To smooth out one's sleeve

捋袖揎拳的意思

捋:[lǚ]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捋胡子。捋麻绳。[luō]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端滑动:捋榆钱儿。捋起袖子。

袖:1.袖子:袖口。短袖儿。2.藏在袖子里:袖着手。袖手旁观。

揎:1.捋袖子露出手臂:揎拳捋袖。2.用手推:揎开大门。3.打:揎了他一拳。

拳:1.拳头:双手握拳。拳打脚踢。2.拳术:打拳。练拳。一套拳。几手好拳。太极拳。3.拳曲:老大娘拳着腿坐在炕上。

成语评论

捋袖揎拳”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卷起袖子、伸出拳头,通常用来形容人准备动手打架或大干一场的样子。比如:小明听到同学在背后说他坏话,气得捋袖揎拳就要冲过去理论,幸好被班长一把拉住。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吵架的场景吗?其实不然。

举个例子:办公室里,老张看到同事为了项目进度焦头烂额,突然站起来说:“都别吵了!咱们现在捋袖揎拳干起来,问题总能解决!”这里既没有要打架的意思,反而体现了准备全力以赴的状态。这说明,成语的具体含义会随着语境变化——核心在于“准备行动”,而不一定是暴力冲突。

再比如历史剧里的经典场景:将军站在城墙上,看着远方敌军压境,突然捋袖揎拳对士兵们喊道:“今日便是背水一战!”这种用法不仅保留了肢体动作的生动感,更强化了破釜沉舟的决心。有意思的是,现代职场中也有人用这个成语自嘲,比如“领导又要我们捋袖揎拳加班了”,既诙谐又传神。

有个问题值得思考:为什么古人用“捋袖”而不是其他动作?其实这和生活习惯相关。古代宽袍大袖确实不便劳作,卷袖子本身就是准备干活的标志性动作。就像我们现在说“撸起袖子加油干”,本质上和“捋袖揎拳”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后者更带点江湖气罢了。

在当代语境下,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其实在悄悄改变。比如自媒体文案里写道:“创业者们个个捋袖揎拳,要在新领域闯出一片天”,把原本可能带有冲突意味的词汇,转化成了充满斗志的正面表达。这种语义迁移恰恰反映了语言的生命力——词语会随着时代呼吸,长出新的枝桠。

值得注意的是,成语使用要注意分寸。如果形容女孩子温柔地插花时说“她捋袖揎拳摆弄花枝”,就会显得不伦不类。这说明,任何生动的表达都需要契合场景,就像穿衣服要分场合一样,用词也得讲究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