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ǔ fēng zhuō yǐng
成语解释:原指做事像风和影子一样难以捕捉。后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可靠的根据。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9卷:“若有一豪之不实,如捕风捉影,更无下功处,德何由进?”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事实根据
繁体字形:捕風捉影
英文翻译:make groundless accusations
捕:1.捉;逮:捕鱼。捕猎。捕捉。追捕。捕到了凶手。2.姓。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捉:1.握;抓:捉笔。捉襟见肘。2.使人或动物落入自己的手中:捕捉。活捉。捉拿。捉贼。猫捉老鼠。
影:1.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影。花影。倒影。幻影。影壁。影响。影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影无踪。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影。含沙射影(喻暗地里诽谤中伤)。2.形象:摄影(照相)。留影。剪影。影印。影像。3.描摹:影写。影抄。影宋本。4.指“电影”:影评。影院。影片。影视(电影和电视)。影坛。
大伙儿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突然神神秘秘跟你说:"听说老王要升职了,有人看见他上周单独进过老板办公室!"结果过两天发现老王只是去交报表。哎哟喂,这种捕风捉影的传言,真是比夏天的蚊子还常见!
举个实在的例子啊,前阵子我们小区业主群里疯传"物业要涨50%管理费",闹得大伙儿都准备联名抗议。结果物业经理拿着公告挨家挨户解释:"压根没这事儿!"您瞧,这不就是典型的看见烟就以为着火么?这时候咱们得反问问自己:这事儿有白纸黑字的证据吗?还是大家伙儿自己脑补出来的?
说到这儿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短视频平台上经常有"知情人士爆料"的标题党,点进去全是打码的聊天截图。老话说得好:"没图没真相,有图也未必是真相。"就像去年某明星被传离婚那事儿,最后发现所谓的"实锤证据"居然是粉丝群里的玩笑话。要我说啊,现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独立思考比啥都重要。
不过话又说回来,为啥人们总容易捕风捉影呢?依我看啊,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来是好奇心作祟,二来是信息碎片化,三嘛...哎,说白了就是有些自媒体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但咱老百姓得学会"让子弹飞一会儿",别急着下结论。
举个职场上的例子。有同事看见小李连着三天加班,立马传"他要跳槽在刷项目经验"。结果人家是在准备行业资格认证考试。这事儿给咱们提了个醒: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相,耳朵听到的也可能是加工过的故事。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如直接问当事人,总比背地里瞎猜来得实在。
说到底,捕风捉影这个成语能流传千年,说明这是人性里自带的"小bug"。但咱们活在21世纪,总得比古人多点判断力不是?下次再遇到模棱两可的消息,不妨默念三遍"让证据说话",保准能少踩很多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