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ù shuǐ duàn qiáo
成语解释:依靠河道阻断桥梁。形容胆识过人,勇敢善战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张飞传》:“飞据水断桥,嗔目横矛曰:‘某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
繁体字形:據水斷橋
英文翻译:Break the bridge according to the water
据:[jù]1.占据:据为己有。2.凭借;依靠:据点。据险固守。3.按照;依据:据理力争。据实报告。据民歌改编。4.可以用作证明的事物:凭据。证据。字据。论据。票据。实据。5.姓。[jū]拮据(形):经济境况不好,缺少钱,境况窘迫:手头据。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断: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断。割断。绳子断了。2.断绝;隔绝:断水。断电。断奶。断了关系。音讯断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断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5.戒除(烟酒):断烟。断酒。6.姓。7.判断;决定:断语。诊断。独断专行。这个案子断得公道。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断无此理。断不能信。
桥:1.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桥梁。桥墩。桥涵。桥头堡。吊桥。栈桥。引桥。立交桥。2.形状如桥梁的:心脏搭桥手术。3.古同“乔”,高。4.古同“矫”,正,整。5.姓。
“据水断桥”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武侠小说的味道,但它的实际含义可不止于此。字面意思是占据水边要道并破坏桥梁,但背后传递的是一种“不留退路”的决绝态度。比如有人会说:“公司这次改革真是据水断桥,直接把传统业务线砍掉了。”这表示管理层下了狠心,逼迫团队必须找到新方向。
为什么古人要用破坏桥梁来表决心?其实这和战争策略有关。古代行军时,毁掉自己的桥梁相当于告诉士兵“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这种物理隔绝能快速凝聚士气。现代人虽然不用真拆桥,但遇到重大决策时,心理上的“据水断桥”往往能激发破釜沉舟的勇气。
有个真实案例:某科技公司研发新产品时,创始人当着全体员工的面烧掉了旧款产品的设计图纸。这个戏剧化的举动不仅登上热搜,更让团队意识到“这次必须成功”。这种主动切断舒适区的做法,正是“据水断桥”在现代商战中的生动演绎。
这种做法是否太过极端?我个人认为关键在于分寸。适度的压力能转化成动力,但完全不留余地可能适得其反。就像学游泳时,教练突然抽走浮板确实能逼人快速学会,但对于特别恐水的人,或许更需要渐进式训练。决策中的“断桥”艺术,本质上是对人性与目标的精准拿捏。
观察职场中的晋升案例会发现,那些敢于主动请缨接手困难项目的人,往往在简历里都藏着几次“据水断桥”式的选择。他们不是盲目冒险,而是评估风险后选择相信自己的能力。这种带着智慧的果敢,或许才是这个成语在当代最有价值的启示。
最近遇到个有趣现象:00后职场新人更倾向于“边做B计划边拆桥”。他们既保持破釜沉舟的执行力,又偷偷准备着降落伞。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实际上把传统智慧与现代人的风险意识做了巧妙结合。或许未来的“据水断桥”,会演变成“智能断桥”——知道什么时候该切断,也清楚哪里藏着应急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