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ē
  • jiǎo
  • niǎn
  • sh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iē jiǎo niǎn shǒu

成语解释:捻:通“捏”。手脚动作放轻。形容行动小心轻捷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门子只得捻脚捻手,把栓拽了,飞也似闪入房里躲了。”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指手脚动作轻

繁体字形:捻脚捻手

英文翻译:Foot twisting hand twisting

捻脚捻手的意思

捻:[niǎn]1.用手指搓转(zhuàn):捻麻绳。2.搓成的条状物:灯捻儿。[niē]古同“”,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

脚:[jiǎo]1.人或某些动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体并行走。2.物体的最下部:山脚。墙脚。3.旧指跟体力搬运有关的:脚夫。脚行。[jué]同“角(jué)”。现多用角。

捻:[niǎn]1.用手指搓转(zhuàn):捻麻绳。2.搓成的条状物:灯捻儿。[niē]古同“”,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成语评论

“蹑手蹑脚”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可不是说“捻脚”或者“捻手”,而是形容人走路时轻手轻脚、小心翼翼的样子。比如:“妈妈半夜起来喝水,怕吵醒孩子,只能蹑手蹑脚摸黑去厨房。”这里的动作细节,是不是让你联想到自己也有过类似经历?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轻手轻脚’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意思接近,但“蹑手蹑脚”更强调动作的刻意性。比如同事在办公室午睡时,你悄悄绕过他的工位,连呼吸都屏住——这种带着“怕打扰别人”的紧张感,用“蹑手蹑脚”就更贴切。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野猫跳上窗台偷吃剩饭,突然听见脚步声,立刻蹑手蹑脚缩回树丛里。”这里不仅描述动作,还暗示了猫的警觉心理。成语的生动之处,就在于它把具体动作和情绪状态打包呈现。

为什么人们需要这样的表达?试想一个场景:你想给朋友惊喜庆生,必须全程保持安静。这时候用“我们躲在门后屏住呼吸”和“我们蹑手蹑脚躲在门后”,后者是不是瞬间让画面鲜活起来?语言的选择直接影响故事的表现力。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写“关怀他人”的场景。比如看望住院的亲友时,家属在走廊压低声音说话,护士换药时放轻动作,这些细节里藏着温度。现代社会节奏虽快,但保留这份轻手轻脚的体贴,未尝不是种珍贵的情意。

下次遇到需要描述“小心行事”的情境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就像给文字加上消音垫,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克制与温柔。毕竟,有些心意不需要喧哗,安静的表达反而更动人。

"捻脚捻手"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