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uō jīng xié huá
成语解释:掇:拾取;菁:精华。撷:摘取。选取事物的精华。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明文案序上》:“《文选》主于修辞,一知半解文章家有偏霸也;《文粹》掇菁撷华,迹选之鼓吹;《文鉴》主于政事,意不在文。”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做事
繁体字形:掇菁擷華
英文翻译:Encourage the best
掇:1.拾取;摘取:掇拾。2.〈方〉用双手拿(椅子、凳子等)。
菁:1.韭菜的花:“秋韭冬菁”。2.古代指“芜菁”(即“蔓菁”)。3.华丽:“丽服扬菁”。4.水草:“唼喋菁藻”。
撷:1.摘下;取下:采撷。2.同“襭”。
华:[huá]1.美丽而有光彩的:华丽。华艳。华彩。华贵。华章。华表(亦称“桓表”)。华盖。2.精英:精华。含英咀(jǔ)华。3.开花:华而不实。春华秋实。4.繁盛:繁华。荣华富贵。5.奢侈:浮华。奢华。6.指中国或汉族:华夏。中华。华裔。华胄(a.华夏的后裔;b.贵族的后裔)。华工。7.敬辞,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华翰(称人书信)。华诞(称人生日)。华居(称人住宅)。8.头发花白:华发(fà)。华颠(指年老)。9.指时光:年华。韶华。[huā]古同“花”,花朵。[huà]1.〔华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2.姓。
哎,说到“掇菁撷华”这个成语,可能有人会挠头问:“这词儿到底啥意思啊?”说白了,它就是形容从一大堆东西里挑出最精华的部分,就像吃火锅时专捞肥牛不碰白菜一样,讲究的就是精准提炼。举个例子,小李写论文时翻了几十篇文献,最后只选了五篇最有价值的引用,导师夸他“掇菁撷华”的功夫到位——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去芜存菁嘛。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好奇:“这成语和‘取其精华’有啥区别?”嘿,问得好!虽然意思相近,但“掇菁撷华”更强调主动挑选的动作,就像在古董市场淘宝,得亲手翻遍摊子才能找到真货。比如老张搞收藏三十年,能从成堆的旧书里一眼认出绝版古籍,这种眼力劲儿就是“掇菁撷华”的最佳示范。
不过问题来了,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怎么才能练就这本事?依我看啊,关键得学会断舍离。就像刷短视频时,别被算法带着跑,得自己判断哪些内容真能涨知识。上周我整理书柜,硬是把五十本读过的书精简到十本经典,这个过程可不就是现实版的“掇菁撷华”么?
说到实际应用,这成语在职场上也挺管用。市场部的小王做竞品分析,不搞数据堆砌,专挑对手的三个创新点深挖,汇报时老板直竖大拇指。要我说啊,这种做事方法就像吃螃蟹只取蟹黄,效率高还显水平。不过要注意,别把“掇菁撷华”变成偷工减料的借口,重点在“精”不在“简”。
最后唠句实在的,这个成语背后藏着现代人急需的能力筛选力。就像用金属探测器找金子,既要能识别真金,又要舍得扔掉砂石。下次遇到长篇报告或者琐碎任务时,不妨默念这四个字,保准能帮你抓住要害,事半功倍。说到底,生活不就是场大型的掇菁撷华实践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