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ái chú wàn nán
成语解释:排:排开。排除重重阻碍;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成语出处:毛泽东《愚公移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排除萬難
英文翻译:push aside all obstacles and difficulties
排:[pái]1.一个挨一个地按着次序摆:排队。排字。把椅子排成一行。2.排成的行列:他坐在后排。3.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连,下辖若干班。4.指排球运动:排坛。中国女排。5.用于成行列的东西:一排子弹。一排椅子。上下两排牙齿。6.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用竹子或木头平排地连在一起做成。7.指扎(zā)成排的竹子或木头,便于放在水里运走。8.一种西式食品,用大而厚的肉片煎成:牛排。猪排。9.排演:彩排。这是一出新排的京剧。10.推;推开:排闼(tà)直入。排门而出。[pǎi]用楦子填紧或撑大新鞋的中空部分使合于某种形状:把这双鞋排一排。
除:1.去掉:根除。铲除。为民除害。2.表示不计算在内:这篇文章除附表外只有三千字。除一人因病请假以外,全体代表都已报到。3.进行除法运算,如2除6得3。4.授;拜(官职)。5.姓。6.台阶:庭除。阶除。
万:[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傩”。
“排除万难”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一种超能力?比如有人对你说:“他一路排除万难,终于创业成功。”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万难具体指什么?难道真有上万个困难?”其实,这里的“万难”是夸张说法,强调克服了无数挑战。举个例子:一位单亲妈妈白天上班、晚上自学编程,三年后转型成为工程师——这种真实故事里,“万难”可能包括经济压力、时间管理、知识壁垒,甚至周围人的质疑。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苦哈哈的精神吗?”其实不然。如今很多创新恰恰诞生于“排除万难”的过程中。比如新冠疫苗的快速研发,科学家们既要解决技术难题,又要应对公众的焦虑情绪。这种案例说明,“排除万难”不再是单纯的咬牙硬撑,而是结合智慧与韧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我们常忽视的是,排除万难的过程本身就在塑造人。有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总选择“容易模式”的人,往往在遭遇突发危机时手足无措;而习惯应对挑战的人,反而能把困难转化为跳板。就像玩闯关游戏,前面关卡积累的经验值,会成为后面打Boss的武器库。
有人质疑:“强调克服困难会不会让人忽略寻求帮助的重要性?”这恰好是理解这个成语的关键点。真正的“排除万难”从来不是单打独斗。比如企业面临转型危机时,聪明的领导者会整合团队智慧、引入外部资源,这种主动链接资源的行为,本身就是排除障碍的重要策略。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当代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它暗示了“困难与成长的正向关系”。就像健身时的肌肉撕裂再生原理,每一次克服困难都在增强我们的“心理肌肉”。与其把困难看作敌人,不如视为定制化的成长训练营——当然,前提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强度。
下次遇到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时,不妨试试这个思考框架:把“我该怎么办”换成“这个问题在锻炼我哪方面的能力”。视角转换往往能打开新局面,毕竟连珠穆朗玛峰都是被“分阶段征服”的,而不是凭空飞越的。这种思维转变本身,就是排除万难的起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