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ǎn zǎo fēi shēng
成语解释:掞:发舒;藻:辞藻;飞:飞扬;声:声誉。指施展文才,声誉远扬。
成语出处:唐·萧颖士《赠韦司业书》:“今朝野之际,文场至广,掞藻飞声,森然林植。”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藻藻飛聲
英文翻译:Flying sound
掞:[yàn]1.光照:“长丽前掞光耀明。”2.艳:掞丽。[shàn]1.舒展;铺张:“天庭掞高文,万字若波驰。”2.尽。3.疾动。[yǎn]古同“剡”,削尖:“刳木为舟,掞木为楫。”
藻:1.藻类植物:水藻。海藻。2.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也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如金鱼藻、狸藻等。3.华丽的文辞:辞藻。4.姓。
飞: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掞藻飞声”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实际是形容文采飞扬、声名远播的状态。举个例子:在一次校园辩论赛上,小林引经据典、逻辑缜密,发言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老师感叹道:“这真是掞藻飞声啊!既有扎实的积累,又能把观点表达得深入人心。”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正式场合吗? 其实不然。比如短视频创作者阿美用三分钟讲透《红楼梦》人物关系,弹幕里刷满“文化天花板”,这也是一种新时代的“掞藻飞声”——用生动的方式让专业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什么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类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清晰表达观点的人反而更稀缺。就像同事老张总能把复杂的项目方案转化成大白话,会议上三句话就能让所有人明白重点,这种“化繁为简”的本事,正是“掞藻飞声”的现代诠释。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包含动静结合的智慧。“藻”是静态的文字功底,“飞声”是动态的传播效果。就像网红教授戴建业,既能写出厚重的学术著作,又能用湖北普通话把古诗讲成段子,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模式特别值得年轻人借鉴。
下次看到地铁里有人捧着电子书做笔记,或是公园长椅上老伯侃侃而谈历史掌故,不妨多留心观察。或许在不经意间,我们早已身处“掞藻飞声”的生动场景里。重要的是保持对知识的敬畏,同时不忘寻找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