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àn
  • huò
  • zh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àn lí huò zhū

成语解释:骊:黑龙。《庄子·列御寇》记载:有个靠编织蒿草帘为生的人潜入深水,得一颗价值千金的珠。比喻诗文写作抓住了关键

成语出处:《古今诗话·探骊获珠》:“四人探骊,子先获珠,所余麟角,何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比喻做文章能扣紧主题

繁体字形:探骊获珠

英文翻译:Explore Li and get Pearl

探骊获珠的意思

探:1.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探矿。探路。探口气。试探。钻探。2.做侦察工作的人:密探。敌探。3.看望:探望。探亲。探病。4.向前伸出(头或上体):探头探脑。行车时不要探身窗外。5.过问:探闲事。

骊:纯黑色的马。

获:1.捉住;擒住:捕获。俘获。2.得到;获得:获胜。获利。获奖。获罪。获救。不劳而获。3.收割:收获。

珠:1.珠子:珠宝。夜明珠。2.(珠儿)小的球形的东西:眼珠儿。泪珠儿。水珠儿。滚珠儿。3.姓。

成语评论

探骊获珠”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神秘,其实背后藏着生动的智慧。比如小李为了开发新产品,连续三个月泡在实验室里研究新材料,终于突破技术瓶颈,这就像“潜入深渊取得珍珠”——他不仅完成了任务,还让团队在行业里站稳脚跟。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正是成语的精髓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努力有什么区别?关键就在“探骊”二字。就像考古学家在沙漠里寻找古城遗址,他不仅要面对恶劣环境,还要准确判断挖掘位置。去年敦煌研究院的团队就是如此,他们在无人区发现唐代文书时,那种惊喜就像从黑龙下巴底下摘到了宝珠。

现代职场中,“探骊获珠”有了新注解。记得朋友阿琳转行做心理咨询师时,所有人都说风险太大。但她系统学习三年,如今帮助两百多个家庭走出阴影。这让我想到:真正的“探骊”不仅是冒险,更是精确评估风险后的理性选择,就像冲浪高手懂得在合适的浪头起跳。

有个有趣现象:当年轻人说“我要去西藏寻找自我”时,长辈常觉得这是瞎折腾。但换个角度看,这种探索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探骊获珠”?就像摄影师在雪山蹲守半个月,只为抓拍金丝猴跃过冰河的那0.1秒,过程的艰辛最终都融化成作品里的永恒瞬间。

现在越来越觉得,这个成语最动人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中的清醒认知。就像登山者不会盲目冲击珠峰,他们会提前检查装备、分析天气。去年冬奥会夺冠的苏翊鸣,他每个高难度动作背后都是上万次的安全训练——真正的“获珠”高手,都懂得把冒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这种智慧,或许才是古老成语给予现代人最珍贵的启示。

"探骊获珠"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