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ē sān huàn jiǔ
成语解释:接三:新娘出嫁后三天回娘家;换九:结婚九天双方互送礼物。指结婚嫁娶的风俗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6回:“你长大出嫁的时节,我与你打簪环,做铺盖,买梳头匣子,我当自家闺女一般接三换九。”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婚俗
繁体字形:接三换九
英文翻译:Three for nine
接:1.靠近;接触:邻接。接近。交头接耳。2.连接;使连接:接电线。接纱头。这一句跟上一句接不上。3.托住;承受:接球。书掉下来了,赶快用手接住。4.接受:接见。接待。接电话。接到来信。5.迎接:到车站接人。6.接替:接任。谁接你的班?7.姓。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换:1.给人东西同时从他那里取得别的东西:交换。调换。2.变换;更换:换车。换人。换衣服。3.兑换。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接三换九”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做事犹豫不决、反复无常。比如,有人想学画画,买齐颜料和画布,结果三天后转去学吉他;吉他刚弹会一首曲子,又报名了编程课。这种行为看似在尝试新事物,实则容易一事无成。
问题:为什么“接三换九”反而更难成功?答案很简单:人的精力有限。就像烧水时反复关火,每次重新加热都要消耗更多时间。专注做好一件事,比浅尝辄止十件事更容易积累真本事。
职场中也有典型案例。小王同时参与五个项目组,每天在不同会议间切换。表面上他“涉猎广泛”,实际上每个项目都只能做到60分。反观专注做市场调研的小李,半年后成了部门里的行业专家。
我个人观察发现,互联网时代加剧了这种倾向。短视频平台15秒切换一个内容,购物软件不停推送新品,这种环境容易让人养成“接三换九”的思维惯性。但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往往需要持续投入才能开花结果。
如何避免陷入这种状态?可以试试“三件事原则”:每天锁定最重要的三项目标,完成前不新增任务。就像园丁修剪枝丫,剪掉多余的才能让主干茁壮成长。这种有选择的坚持,比盲目更换方向更能带来实质进步。
不妨重新审视手头的事情。那些频繁更换的目标里,或许藏着我们真正热爱的方向。找到它,像挖井人专注掘进一处泉眼,终会等到清泉涌动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