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uī bō zhù lán
成语解释:使水掀起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其声势;使事态扩大。澜:大波浪。
成语出处:隋 王通《文中子 问易》:“真君、建德之事,适足推波助澜、纵风止燎尔!”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推波助瀾
英文翻译:help intensify the strength of billows and waves
推:1.向外用力使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顺着用力的方向移动:推车。推磨。推倒。我推了他一把。门没有闩上,一推就开了。2.(推磨)磨或(推碾子)碾(粮食):推了两斗荞麦。3.用工具贴着物体的表面向前剪或削:推草机。推头。用刨子推光。4.使事情开展:推广。推销。推行。把水利建设推向高潮。5.根据已知的事实断定其他;从某方面的情况想到其他方面:类推。推算。推己及人。6.让给别人;辞让:推辞。推让。解衣推食。既然大家都选你,你就别推了。7.推诿;推托:推三阻四。8.推迟:开会日期往后推几天。9.推崇:推许。推重。10.推选;推举:大家推老张担任小组长。
波:1.波浪:波纹。随波逐流。2.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波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质点本身并不随波前进。最常见的有机械波和电磁波。通常也可分为横波和纵波。3.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姓。
助:[zhù]1.帮助协同,辅佐:辅助。帮助。助手。助人为乐。助桀为虐。拔苗助长(zhǎng)。爱莫能助。2.相传为殷代的租赋制度。[chú]古同“锄”,除去。
澜:大波浪;波浪:波澜。微澜。力挽狂澜。推波助澜。
“推波助澜”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推动水波、助长浪涛”,比喻从旁鼓动,让事态变得更复杂或更激烈。比如,当社交媒体上某条争议内容引发讨论时,如果不断有人转发并添加主观情绪,就可能成为推波助澜的行为,导致事件迅速升级。
有人可能会问:“推波助澜一定是坏事吗?”其实不然。举个例子,在团队讨论中,如果有人主动提出新思路并鼓励大家深入探讨,这种“推波助澜”反而能激发创新。关键在于动机和结果——是让事情向建设性方向发展,还是单纯扩大矛盾?
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借东风的行为,本质上也是一种推波助澜。他并没有直接参与火攻,而是通过创造有利条件,让周瑜的战术得以成功实施。这说明,合理的推波助澜可以成为达成目标的关键助力。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的应用场景更值得思考。比如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远超过去,一次不经意的转发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我曾见过一则公益活动的信息被网友自发转发,最终筹款金额翻了十倍——这种正向的推波助澜,恰恰展现了群体的力量。
回到核心问题:“如何判断何时该推波助澜?”我的经验是,先问自己两个问题:这件事的核心矛盾是什么?我的介入会让它更接近解决,还是更混乱?比如朋友吵架时,盲目站队可能火上浇油,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就是有价值的干预。
自然界中,洋流运动本身就有推波助澜的现象。暖流与寒流相遇时,会形成丰富的渔场。这提醒我们,不同力量的碰撞未必是坏事,关键在于如何引导能量。生活中的许多挑战也是如此,恰当的介入可能将阻力转化为动力。
最后想分享一个观察:那些善于推波助澜的人,往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他们不是简单跟随潮流,而是能在关键时刻找到杠杆点。就像冲浪者选择最佳角度切入浪涛,既顺应自然之力,又实现自我目标。这种智慧,或许正是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培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