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iáo xiě huà jiǎo
成语解释:比喻无中生有。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9回:“稚燕因把路上盗图的事说了一遍,却描写画角,都推在雯青身上。”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无中生有
繁体字形:描冩畫角
英文翻译:Drawing angle
描:1.照底样画(多指用薄纸蒙在底样上画):描花。描图。描张花样子。2.在原来颜色淡或需要改正的地方重复地涂抹:描红。描眉打鬓。写毛笔字,一笔是一笔,不要描。
写:1.书写:写字。2.写作:写诗。3.描摹:写生。4.古又同“泻(xiè)”。
画:1.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画山水。画人像。画画儿。2.画成的艺术品:年画。壁画。油画。风景画。一幅(张)画儿。3.用画儿装饰的:画屏。画堂。画栋雕梁。4.姓。5.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画线。画押。画到。画十字。6.汉字的一笔叫一画:笔画。“天”字四画。7.汉字的一横叫一画。
角:[jiǎo]1.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犀角。2.形状像角的;物体边缘相接的部分:菱角。桌子角。3.数学上指由一点发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4.中国辅币名。一元的十分之一。5.古时军中吹的乐器:号角。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jué]1.竞赛:角斗。2.角色:名角儿。主角儿。3.古代盛酒的器物。4.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3”。
说到“画角”相关的成语,很多人会想到“画龙点睛”。但这里的“画角”其实暗含更深的智慧——它不仅仅指绘画技艺,更隐喻抓住事物核心的能力。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给客户提案时,总能在最后一页用一句话说清价值,同事笑称他“每次都在PPT上画角”。这种精准提炼的本事,恰恰就是成语背后的现实写照。
有人会问:为什么非要“画角”不可?就像装修房子时,软装再漂亮也抵不过承重墙的结构稳固。上周参加产品发布会,主讲人用三十分钟讲技术参数,最后却用“让手机像钱包一样薄”这句点睛之语引爆掌声。这让我想起《世说新语》里顾恺之给佛像点瞳孔的故事——关键处的精准着墨,往往胜过万千赘述。
再来看个反例:小李的年度总结写了20页,领导却批注“没看到重点”。其实用“逆风翻盘”四个字就能概括他扭转项目的艰辛。这让我想到“买椟还珠”的成语,现代职场里多少人把精力花在包装细节上,反而模糊了核心价值?好的“画角”能力,本质上是在信息爆炸时代帮他人节省认知成本。
有读者可能疑惑: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吗?我观察过菜场卖水果的大妈,她们吆喝“比初恋还甜的草莓”可比营销课上的Slogan生动多了。这说明抓住重点更多是思维习惯而非天赋。就像学摄影要先练构图,培养“画角意识”可以从每天用一句话概括所见所闻开始。
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能准确“画角”的人往往事半功倍。但也要警惕“过度点睛”——就像某些网红餐厅把力气全花在摆盘上,食物本身却难以下咽。真正的高手懂得在核心价值与表现形式间找到平衡,如同中国画讲究的“留白”,既要有神来之笔,也要给想象空间。
最近帮朋友修改简历时,我把“负责过多个项目”改成“帮公司节省300万采购成本”,第二天就收到面试通知。这让我想起《孙子兵法》说的“兵贵神速”——在信息传递中,精准的“画角”就像战场上的号角,能快速集结他人的注意力。培养这种能力,或许比盲目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