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ōu
  • yán
  • cǎi
  • g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ōu yán cǎi gàn

成语解释:比喻多方搜求民间遗才。

成语出处:《魏书 段承根传》:“剖蚌求珠,搜岩采干。野无投纶,朝盈逸翰。”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想方设法罗致闲散的人才

繁体字形:搜巖採干

英文翻译:Mining and drying

搜岩采干的意思

搜:1.寻找:搜集。搜罗。搜求。2.搜查:搜身。搜腰。搜捕。什么也没搜着。

岩:1.岩石:岩层。水成岩。花岗岩。2.岩石突起而成的山峰:嶂石岩(在河北)。3.山中的洞穴:芦笛岩(在广西)。4.姓。

采:[cǎi]1.摘取:采茶。2.选取;搜集:采用。采购。采风。3.挖取(矿藏):采矿。采油。4.神态;精神:丰采。兴高采烈。[cài]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国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税收入,作为卿大夫的俸禄。西周时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秦汉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赋税拨给受封者,作为其俸禄的“食邑”。3.欧洲封建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或功臣的领地。

干:[gàn]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骨干。2.指干部:调干。干群关系。3.做(事):实干。干活儿。埋头苦干。4.能干;有能力的:干练。干才。5.担任;从事:他干过厂长。6.事情变坏;糟:要干。干了,钥匙忘在屋里了。[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2.姓。3.冒犯:干犯。4.牵连;涉及:干连。干涉。相干。5.追求(职位、俸禄等):干禄。6.水边:江干。河干。7.天干:干支。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9.不用水的:干洗。干馏法。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饼干。葡萄干儿。豆腐干儿。把萝卜晒成干儿。11.空虚;空无所有:外强中干。钱都花干了。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号(háo)。13.属性词。指拜认的(亲属关系):干妈。干儿子。14.徒然;白:干着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15.形容说话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说话别那么干。16.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我又干了他一顿。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们干起来了。

成语评论

搜岩采干”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描述的是深入险峻之地寻找珍贵之物的过程。比如在创业初期,创始人就像搜岩采干”的探险者,为了找到市场空白点,反复调研用户需求,哪怕数据如同峭壁上的矿石般难以挖掘。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大海捞针’有什么区别?” 关键在于主动性——前者强调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后者更像被动寻找。例如科研团队研发新药时,筛选上万种化合物组合的过程,正是“搜岩采干”精神的体现:他们不是等待偶然发现,而是系统性地在分子迷宫中寻找突破口。

最近看到一位非遗传承人的纪录片,他二十年如一日走访偏远村落,记录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这种在文化断层带中抢救智慧结晶的行动,恰如成语的现代演绎。当别人质疑“这些老手艺还有人用吗”,他回答:“有些价值,需要先被看见才能重生。”

有趣的是,数字化时代赋予了“搜岩采干”新内涵。有个程序员朋友开发方言保护APP,用AI算法分析各地方言语料库。他说:“技术不是让我们停止探索,而是帮我们在数字岩石层里更高效地开采文化金矿。”这种传统智慧与现代工具的结合,或许正是成语历久弥新的秘密。

下次遇到需要突破性创新的任务时,不妨想象自己带着地质锤和背篓站在山崖前。重要的不仅是找到“干”(成果),更是培养在不确定性中保持方向感的能力——毕竟最珍贵的发现,往往藏在别人放弃挖掘的岩层深处。

"搜岩采干"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