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ān kǒu nòng chún
成语解释:搬:搬弄;弄:卖弄。指说长道短,挑拔是非或卖弄口才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3回:“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故意挑拨是非
繁体字形:搬口弄脣
英文翻译:Move mouth and make lips
搬:1.移动物体的位置(多指笨重的或较大的):搬运。搬砖。把保险柜搬走。把小说里的故事搬到舞台上。2.迁移:搬迁。搬家。他家是从南城搬来的。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弄:[nòng]1.手拿着、摆弄着或逗引着玩儿:他又弄鸽子去了。小孩儿爱弄沙土。2.做;干;办;搞:弄饭。这活儿我做不好,请你帮我弄弄。把书弄坏了。这件事总得弄出个结果来才成。3.设法取得:弄点水来。4.耍;玩弄:弄手段。舞文弄墨。[lòng]小巷;胡同(多用于巷名):里弄。弄堂。一条小弄。
唇: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哎哟,说到“搬口弄唇”这成语,你脑子里是不是立马蹦出那种“光动嘴不动手”的画面?说白了,这就是形容人耍嘴皮子功夫厉害,但实际做事儿就蔫了。比如说,同事老张每次开会都侃侃而谈,结果项目一落地就推三阻四,这不就是典型的“搬口弄唇”嘛!
这时候有人可能问了:“那这成语和‘光说不练’有啥区别啊?”嘿,问得好!虽然意思差不多,但“搬口弄唇”更带点“挑事儿”的味儿。比如隔壁王阿姨,今天传李家吵架,明天说张家闹离婚,嘴巴一开一合就能搅得小区鸡飞狗跳——这种搞事情的碎嘴子,用“搬口弄唇”来形容简直不要太贴切!
不过话又说回来,谁还没个“嘴上跑火车”的时候呢?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上周信誓旦旦说要每天晨跑,结果三天后就找借口“天气太热”“腿疼”,被老婆怼了句“你这嘴比刘翔还能跨栏”。你品,你细品,是不是突然就get到“搬口弄唇”的精髓了?
但咱得说句公道话,嘴皮子利索本身不是坏事。你看那些脱口秀演员,靠三寸不烂之舌就能逗乐全场,这种“口才变现”的本事反而让人佩服。关键得看场合不是?要是把耍嘴炮的劲儿用在正经事上,那才叫真正的“说话的艺术”。
最后提醒各位看官,老祖宗造这成语可不是白给的。下次遇到那种“雷声大雨点小”的主儿,或者发现自己又陷入“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怪圈时,不妨摸摸良心:咱这波操作,算不算在“搬口弄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