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ān
  • shí
  • ji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ān shí zá jiǎo

成语解释: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成语出处:卧龙生《镖旗》第26回:“我说了怕你赌气,拂袖而去,那岂不自己搬石砸脚,得不偿失。”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搬石砸脚

英文翻译:Rock and foot

搬石砸脚的意思

搬:1.移动物体的位置(多指笨重的或较大的):搬运。搬砖。把保险柜搬走。把小说里的故事搬到舞台上。2.迁移:搬迁。搬家。他家是从南城搬来的。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砸:1.用沉重的东西对准物体撞击;沉重的东西落在物体上:砸核桃。砸地基。搬石头不小心,砸了脚了。2.打破:碗砸了。3.(事情)失败:事儿办砸了。戏演砸了。

脚:[jiǎo]1.人或某些动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体并行走。2.物体的最下部:山脚。墙脚。3.旧指跟体力搬运有关的:脚夫。脚行。[jué]同“角(jué)”。现多用角。

成语评论

哎哟喂,这“搬石砸脚”的成语可真是有意思!说白了,就是自己挖坑自己跳,典型的“自食其果”嘛。比如老张为了省钱买了台二手冰箱,结果三天两头坏,维修费比新冰箱还贵——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搬石砸脚

等等,为啥有人会干这种傻事呢?你品,你细品,其实背后都是“侥幸心理”在作祟。总觉得自己能捡漏,结果反而吃了大亏。就像上周我表妹非要跟风炒股,结果遇到市场大跌,现在天天哭唧唧地说“早知道就存定期了”。(摊手)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成语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代就有个经典案例:宋朝有个财主为了防盗,在院子里铺满尖石头,结果半夜自己起夜踩个正着。你瞅瞅,这算不算历史版的“自作自受”?

现在问题来了:怎么避免这种尴尬局面?依我看啊,关键得学会“走一步看三步”。就像打游戏要预判对手走位,生活中做决定前也得想想连锁反应。举个栗子,你要是想给领导打同事小报告,先琢磨琢磨这事儿会不会反噬到自己身上。

其实吧,搬石砸脚这事儿未必全是坏事。有时候吃一堑长一智,反而能让人成长。我邻居老王之前总爱贪小便宜,自从被假古董贩子坑过之后,现在看啥都得用放大镜研究半天,都快成半个鉴宝专家了。(笑)

说到这里突然想到,现在网上那些键盘侠不也常干这种事吗?喷别人喷得痛快,结果被人扒出黑历史,账号直接凉凉。所以说啊,说话做事还是得给自己留点余地,别让石头最后砸了自己的脚面子。

个人觉得最绝的是,有些搬石砸脚还能带点黑色幽默。就像我大学室友,为了逃课让室友帮忙签到,结果自己溜出去被车撞骨折——您猜怎么着?那节课讲的就是意外伤害保险理赔!(摇头)

要我说,遇到这种情况也别太懊恼。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点是从中学到点啥。下次再想搬石头的时候,不妨先掂量掂量分量,或者…干脆换个塑料泡沫道具?(眨眼)

说到底,这成语就像面照妖镜,照出人性里那点小聪明和小糊涂。但换个角度看,它也在提醒我们:做事别光顾眼前,多想想后果总没错。毕竟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可比短视频里的鸡汤实在多啦!

搬石砸脚的造句

  1. 造句 作茧自缚,搬石砸脚,走入了困境。
  2. 造句 约瑟芬算是搬石砸脚,牙齿咬得咔咔直响,总算忍了下去。
  3. 造句 李老理所当然的样子,让的骨凸大跌眼镜,一副搬石砸脚的憋闷,只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4. 造句 作业很快开始,被误会为民用机的钢加农自然成为了主要劳动力,算不算搬石砸脚呢?雷诺搬起一块冰时,本来游离状态的锁定突然有了反应。
  5. 造句 这只是一个天然呆、情商负的魔王对妹纸各种无意识不自觉的招惹、玩弄,最终引火烧身,被忍无可忍的妹纸给反杀(tui)了的搬石砸脚的愚蠢而惨烈的故事。

"搬石砸脚"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