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uī jiān huò chǒu
成语解释:摧坚:击溃敌精锐部队。丑:众,指敌人。挫败敌方精锐的军队,俘获敌寇。形容作战十分英勇。
成语出处:宋·曾巩《折克行彭保传官制》:“开通道途,收复贼聚,摧坚获丑,尔功居多。”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繁体字形:摧堅獲醜
英文翻译:Defeat the enemy
摧:折断;破坏:摧折。摧毁。无坚不摧。
坚:1.硬;坚固:坚冰。坚城。坚不可破。坚如磐石。2.坚固的东西或阵地:攻坚。披坚执锐。无坚不摧。3.坚定;坚决:坚信。坚守阵地。4.姓。
获:1.捉住;擒住:捕获。俘获。2.得到;获得:获胜。获利。获奖。获罪。获救。不劳而获。3.收割:收获。
丑:1.地支的第二位。见〖干支〗。2.(Chǒu)姓。3.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对):丑媳妇。长相太丑。4.叫人厌恶或瞧不起的:丑态。丑闻。5.不好的、不光彩的事物:家丑。出丑。6.坏;不好:脾气丑。7.戏曲角色行当,扮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有文丑、武丑之分。也叫小花脸或三花脸。
哎呀,今天咱们来聊聊“摧坚获丑”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霸气侧漏?但先别急着用,得搞明白它的意思和用法才行!比如:“在市场竞争中,这家公司凭借创新技术摧坚获丑,迅速击败了对手的落后产品。” 这里的“摧坚获丑”用来形容突破困难、揭露问题,但说白了,核心问题其实是——这成语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
好问题!其实啊,这个成语本身是中性词,但用起来得看场景。举个反例:“他为了升职摧坚获丑,把同事的失误全抖了出来,结果反而被团队孤立。” 你看,同样是“揭露问题”,用在不合适的场合就成了“揭短”,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所以说,关键得看动机和方式,对吧?
再举个例子,历史上有个经典用法:“诸葛亮北伐时,以摧坚获丑之策直指曹魏军事漏洞,打得对方措手不及。” 这里就明显是正面描述战略智慧了。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用这个成语的人可真不多见,大伙儿更爱说“直击要害”或者“破局关键”。
个人觉得啊,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需要强调“突破与揭露并重”的场景。比如自媒体时代,有人会说:“深度报道就像摧坚获丑的利剑,既能撕开表象,又能让真相大白。” 不过得提醒一句,用太生僻的成语容易让读者犯迷糊,咱还是得看人下菜碟!
最后来个生活化的例子:“小区业委会新上任就摧坚获丑,不仅解决了停车位纠纷,还查出了物业费猫腻。” 你看,用对了地方,这个成语立马让描述变得既有力度又有画面感。不过记住了,用成语就像吃辣椒——适量提味,过量可就要辣嗓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