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uī xiōng pò gān
成语解释:摧:折,伤。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成语出处:宋·苏轼《祭柳仲远文》:“讣来逾年,一恸海徼,摧胸破肝,痛我令妹。”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十分悲伤
繁体字形:摧胷破肝
英文翻译:Destroy the chest and liver
摧:折断;破坏:摧折。摧毁。无坚不摧。
胸:1.人和陆生脊椎动物(四足类)躯干的一部分。位于颈部(或头)与腹部之间。2.指心里(与思想、见识、气量等有关):心胸。胸有成竹。
破: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肝: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人的肝在腹腔内右上部,分为两叶。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糖原,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新陈代谢等,还有解毒和凝血作用。也叫肝脏。
“摧胸破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的是极度的悲痛或焦虑,仿佛胸口和内脏都被撕裂了一样。比如,古代小说里可能会写:“听闻儿子战死沙场,老母亲摧胸破肝,哭晕在门前。”这里的情绪冲击力,是不是一下子就能感受到?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还用得上这种夸张的词吗?”其实在现代生活中,这种表达更多出现在文学或影视作品里。比如一个职场剧里,主角被信任的朋友背叛,内心煎熬时,旁白可能会说:“那一瞬间的真相,摧胸破肝般击碎了他所有的信任。”虽然日常聊天不太用,但它能精准传递出情绪的强度。
这里有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古人会用身体部位的痛苦来形容情绪?我想,大概是因为情感剧烈时,真的会伴随生理反应。比如紧张时手心出汗、悲伤时胸口发闷——成语正是把这种“身心相连”的体验放大了。
个人觉得,这类成语就像语言的“高光笔”,虽然不常用,但关键时刻用对了能让人印象深刻。不过也要注意场合,比如安慰朋友时如果说“你这事真是摧胸破肝”,可能会让对方觉得夸张;换成“我知道你现在特别难受”反而更合适。
最后分享一个冷知识:类似的成语还有“撕心裂肺”“肝肠寸断”,它们都像不同浓度的颜料,帮我们描绘情绪的层次。语言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既有“摧胸破肝”这样的浓墨重彩,也有“闷闷不乐”这样的轻描淡写,关键看我们怎么调配使用。